上周回顧
上周因清明節,隻有四天交易日,全周三大指數均顯下跌趨勢,恒生指數周跌2.46%,報22849.81港元;恒生科技指數周跌3.51%,報5313.26港元;國企指數周跌2.17%,報8420.14港元。全周南向總成交額為4557.81億人民币。
恒生指數周走勢圖
數據來源:FUTU
資金流向
個股來看,上周股市對關稅的反應較大,騰訊控股(0700)周跌2.30%,報497.80港元;阿裡巴巴(9988)周跌5.73%,報123.50港元;小米集團(1810)從配售股份到上周因有SU7告訴碰撞燃爆導緻人員傷亡,一度下跌,上周周跌10.09%,報45.90港元。
醫藥股上周集體拉升,國内創新藥行業正迎來黃金時代,三生制藥(1530)周升7.49%,報13.2港元;康方生物周升15.15%,報85.90港元,抗防生物在3月30日公布了2024年全年業績,藥品銷售收入超20億元,同比增長25%,花旗指出公司今年卡杜尼利單抗以及伊沃西單抗獲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後将會快速放量,推動商業化進程;信達生物(1801)周升8.77%,報50.25港元,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達到94.12億元,同比增長51.8%,淨利潤3.3億元,特别是核心産品如達伯舒和達攸同保持快速增長。百濟神州(6160)同樣有着很好的全年财報,年度收入增至約38億美元,産品收入增長72.6%,公司周升0.80%,報162.90港元。
内創新藥行業正迎來黃金時代,三生制藥(1530)周升7.49%,報13.2港元;康方生物周升15.15%,報85.90港元,抗防生物在3月30日公布了2024年全年業績,藥品銷售收入超20億元,同比增長25%,花旗指出公司今年卡杜尼利單抗以及伊沃西單抗獲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後将會快速放量,推動商業化進程;信達生物(1801)周升8.77%,報50.25港元,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達到94.12億元,同比增長51.8%,淨利潤3.3億元,特别是核心産品如達伯舒和達攸同保持快速增長。百濟神州(6160)同樣有着很好的全年财報,年度收入增至約38億美元,産品收入增長72.6%,公司周升0.80%,報162.90港元。
拔萃視點
在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度調整之際,資本市場呈現出“東升西落”的狀态。在政策的輔助下,港股的消費類個股熱度升溫,南向資金的流入也明顯增多。
整體來說,港股在三月份經曆了一場先揚後抑的趨勢,三月月初科技股的領漲态勢讓恒生科技指數一度沖上6000港元,恒生指數也曾在在3月中沖上24800港元。2025年3月港股市場成交額整體保持高位,但與2月相比呈現小幅回落态勢。從港股一級行業來看,行業之間表現差異較大,高股息紅利闆塊有所反彈,電子闆塊表現回落較多。恒生指數最新估值PE值為10.34,PE百分位為57.92%,估值狀态适中。
在中國時間4月3号淩晨,關稅落地,美國對所有進口征收10%,并且對不同國家征收不同幅度的“對等關稅”。宣布對中國征收34%的對等關稅,可以看出來美國對亞洲征收的對等關稅要顯著于其他國家和地區,此前國内對美國加征中國關稅總供預期是60%左右,但過去1-2個月中對關稅的情緒上比之前有所緩和,這次宣布的額外34%在情緒上依然帶來沖擊。因此還需觀察後續發展。
上周,醫療股表現強勁。在AI技術的賦能下,創新藥的研發周期得以縮短,成本降低,效率提升,這無疑顯著提高了創新藥企的IRR。全球醫藥産業投融資活動呈現回暖态勢,這有利于創新藥企改善融資現金流。在行業投融資周期的上行階段,創新藥闆塊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通常較為出色。例如,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創新藥闆塊就曾有過出色表現。與此同時,預計2025年美債利率中樞大概率下移,這将進一步利好創新藥企融資活動的回暖趨勢延續,并提振闆塊估值。此外,我們期待财政政策發力,創新藥企業存在毛利率修複空間。一方面,“丙類目錄”等重要行業政策的發布在即,這将是闆塊估值和情緒修複的重要催化劑;另一方面,“社保注資”可能是财政政策發力的一個選項,這将有助于減輕醫保支付壓力,帶動基本醫療保險支出增速持續回暖,從而使創新藥闆塊的營收增速有望迎來向上拐點,毛利率也有望得到修複。并且在美國不确定的大環境下,港股“便宜的“創新藥吸引大量外來資金,更加增加創股創新藥闆塊的價值。
市場展望
展望未來,鑒于估值合理、相對不受地緣政治影響,港股依然是全球性價比高的股市,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大模型性能優化以緻成本降低的加速實現,以及國内的政策的持續刺激,港股的“科技和消費”是可以在港股裡或可以找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