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天玑情報局
文章作者: icefighter
陸地最大的大象隻能長到10噸重,而海洋中的藍鲸能長到120噸。
為什麼有這麼大差異?
因為環境不一樣。
進化論告訴我們,環境對物種的影響巨大,不同的環境,可以進化出完全不同的物種。
大象完全要靠自身骨骼及髒器來對抗地心引力,而藍鲸可以依賴水的浮力來減輕骨骼負擔,水冷比風冷的效率也高。
企業也是一樣的。
我們國家有一些獨特的優勢,當我們在國内創業時,這些獨特的優勢讓我們的生意順風順水,但是出了國,缺乏了類似的土壤,我們的生意就很容易碰壁。
一個企業家,他可能像一條魚,開始在海洋中生活自由自在,他不會感覺到海洋才是它存活的關鍵,他可能覺得自己天生牛叉。等哪一天他出海了,到了河流,甚至到了灘塗,陸地上,他就感覺到差别了,怎麼生存這麼費勁呢?
出海的公司越來越多,而這些公司也會不斷的踩坑。
等付出了很多學費,有些公司才會後悔,一個很簡單但也很關鍵的問題,當初怎麼就沒想到呢?
如果之前想到了,也許公司的學費就會少交。
這個簡單而又關鍵的問題是,各個國家的國情差異巨大。
最近聽一個出海節目,嘉賓是有越南出海經驗的專業人士,
他提到,中國無法被國外複制的關鍵點是具有同一腦回路的人口數量衆多。
所以國内很多生意可能隻是中國獨特優勢的産物。離開了中國,很難在國外找到生存的土壤。
這位發言嘉賓的言論,引起了我的共鳴。
我曾經反複思考過這個問題,有一些心得,因此今天在此詳細梳理一下。
我曾經寫文章《順豐跌停了,快遞行業的終局會有變化嗎?》,研究中國和美國的快遞物流行業的差異。
我發現,原來兩個國家的人口地理分布,才是決定兩個國家的快遞行業發展路徑的關鍵。
美國有一條“U型線”,U型線外50%的土地分布了美國86%的人口。
可以發現,美國人口集聚在東西海岸兩側。
美國前兩大城市紐約與洛杉矶分别位于東西海岸,之間公路運輸距離約4400公裡。
我們再看看中國的人口地理分布。
1935年,胡煥庸先生在中國地圖上畫出了“黑河-騰沖”線,該線東南側36%的國土分布了中國96%的人口。
北京與上海距離僅1200公裡,北京與深圳僅2100公裡。
胡煥庸線以東密集的土地居住着中國幾乎所有人口,這個獨特現象,使得在中國72%的快遞可在72小時内完成投遞 。
800公裡内,空運與陸運的時效差異不顯著,成本卻相差3倍。
快遞行業,中美差異巨大。
而服裝行業,中美差異也是巨大。
我曾經探讨過優衣庫,唯品會,ZARA,SHEIN,TJX等公司的差異。
唯品會和TJX都是服裝尾貨零售折扣店,是中國和美國各自的代表公司。
優衣庫,ZARA,SHEIN都是快時尚的代表,是日本,歐洲,中國的各自代表公司。
第一個有趣的問題是,中國誕生了唯品會,美國誕生了TJX,都是以服裝尾貨零售為主,為什麼日本沒有誕生類似的公司呢?日本堂吉诃德雖然是尾貨零售,但不是以服裝為主。
我在之前的讨論中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日本服裝行業消費降級太狠了,直接一步到位,優衣庫這樣的平價産品變成日本的國民品牌。
第二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優衣庫在美國市場換了很多操盤手,嘗試了很多打法,最後依然做的不溫不火,反而ZARA在美國市場順風順水?
我在之前的讨論中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東南亞和美國的文化差異導緻。美國人購買服裝的人均次數全球第一,美國人也有強大的party文化,社交需求強烈,美國人愛追求個性化等等,這些因素可能導緻美國人對于時尚的需求更加強烈。優衣庫主要是休閑服,主打基本款,大衆皆可穿,個性化肯定不強烈,而ZARA主打就是潮流時尚的設計。
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單一文化(腦回路)的人口數量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而人口密度也是全球最高的國家之一。
印度,美國看起來人口也很多,但是仔細分析,他們之間的種族和文化差異之大,使得他們人口的文化是非常多元化的,腦回路并不相同。
作為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的人口數量最多,占到全國人口的46.3%左右。此外,還有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等100多個民族。
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有122種“主要語言”,以及1599種其他語言。
在印度憲法中,規定了22種語言受到保護。
很多人都會有一種錯覺,以為印度人經過英國的長期殖民,他們應該人人能說英語。
實際上大錯特錯。
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口約有8300萬人,作為第三語言的人口約有4600萬。所有使用英語的人口加在一起,大約是1.2億,占到印度總人口的約10.6%。也就是說,差不多是每10個印度人,才有一個會說英語。
印度的民族、語言、文化實在是太複雜了,而且過于分散。唯有印度教的信徒,占到全國人口的近八成,是印度大多數民族的最大公約數。
美國的種族,亞文化,生活方式差異其實也很大。
我之前在分析出海全球化企業的優秀代表,森麒麟這個汽車輪胎公司時,提到美國的一個特殊之處,拉美人口衆多。
我曾經工作過的行業有個真實案例,美國白人老闆通過以美國的拉美人口為主要目标客戶群體,創業幾年就獲得巨大成功。
如果他和别人一樣的思維方式,自己是美國主流人口,那麼我創業也要面向美國主流人口,雖然美國主流人口的市場更大,但是競争激烈程度更高,那麼他創業的結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總結一下,我們國家的國情和全球其他大部分國家的國情差異之大,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
在中國順風順水的生意,copy到某個國家就不靈了,這可能不是因為老闆無能,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環境土壤不支持啊。
一個生意模式,在中國可能像藍鲸能長到120噸一樣,因為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密度就像海洋。它copy到其它國家,最多像大象隻能長到10噸重,因為其它國家的人口規模和密度就像陸地,空間更小,阻力更大。
投資者總是拿美國,歐洲或者日本的龍頭企業的市值來對标中國的上市公司,往往也會因為國情差異,失之毫厘謬以千裡,得出錯誤的結論。
你也許說,中國人口規模大,密度大,那麼理論上同樣的公司,在中國規模應該更大。
如果龍頭的壁壘很高,不怕内卷,那麼這種行業中國的龍頭企業規模可以非常巨大。
如果考慮到另外一種情況,中國的内卷也是世界第一,當行業壁壘不夠高,同行内卷厲害,那麼這個行業中國的龍頭企業的規模是可以小于人口更少的歐美國家的。
前不久,我聽一個國内創業者的訪談節目,他做的是首飾佩飾類的消費品,主打出海。本來他想出海英國,後來研究了一番英國的國情,特别是借鑒了優衣庫出海英國的失敗案例,果斷改成出海澳大利亞。優衣庫這種牛逼公司當年出海英國都不順利,更何況他這種不那麼牛逼的普通創業者呢?
從這件事,至少可以判斷一點,這位創業者對出海的國情差異是有深刻認知的。有這種認知,那麼他出海就會少交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