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00552.HK)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中期業績。公司在傳統電信運營商資本開支下降的背景下,積極把握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實現收入與利潤穩步增長。期内經營收入人民币769.39億元,同比增長3.4%;淨利潤21.29億元,同比增長0.2%;毛利率為10.3%,淨利率為2.8%。服務收入達749.81億元,同比增長2.9%,整體經營表現穩中有進。
從業務結構來看,三大闆塊均實現增長。電信基建服務收入為382.72億元,同比增長1.6%,占比49.7%;業務流程外判服務收入223.83億元,同比增長1.0%,占比29.1%;應用、内容及其他服務則繼續充當增長引擎,實現收入162.84億元,同比增長11.7%,占比提升至21.2%,連續多年成為公司核心驅動力。客戶結構方面,國内非電信運營商集客市場收入同比增長12.9%至365.85億元,與海外市場合計占比首次超過總收入的一半。海外市場收入21.51億元,同比增長8.7%,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持續拓展高價值項目,承接亞太及中東多個EPC總承包工程。
在聚焦重點行業的同時,公司戰略新興業務展現強勁動能。随着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需求推動相關市場快速成長。上半年,戰略新興業務新簽合同額占總合同額超40%,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具體來看,公司在數字基建領域承接智算中心、數據中心改造、雲平台和5G+項目,助力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在綠色低碳領域推出低碳智算中心、綠色基站和綠色園區等解決方案,并參與制定《綠色數據中心評價》國家标準;在智慧城市領域,公司以全鍊條能力推動智慧教育、水利、文旅等重點項目,新禹河數字孿生項目登上央視報道;在應急安全方面,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于礦山、消防等重點場景,顯著提升應急管理和安全保障水平。
同時,公司持續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上半年公司在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綠色低碳等前沿領域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打造了覆蓋AI智能座艙、數智化客服、節能管家等在内的百餘款科創産品,累計專利授權超過4,100件,軟件著作權超過10,900件,并參與制定48項國家級标準。公司依托1,400餘人的人工智能團隊,已在智算基礎設施、數據治理、場景化應用研發方面形成交付能力。人工智能相關新簽合同額突破13億元,覆蓋超過200家客戶,逐步形成全棧式AI能力與行業生态。管理層表示,公司将進一步深化産研結合,推動技術成果轉化與産品疊代,構建新動能與長期競争優勢。
董事長栾曉維表示,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算力的融合創新正加速重塑産業格局,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公司将堅定“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定位,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聚焦重點行業和新興市場,加快推動業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力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數字力量助推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