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IT桔子
文章作者:吳梅梅
這次我們不止盯着國内的大公司,像騰訊、百度、阿裡、字節跳動、京東、美團、華為,還加上了美國magnificent7(微軟、谷歌、英偉達,亞馬遜、蘋果、Meta、特斯拉)。
美國VS中國科技巨頭:并購多or投資多
我們把14家科技巨頭對外投資和并購的占比數據統計下,發現以蘋果Apple為代表的美國科技巨頭對并購的偏好度明顯高于國内巨頭。
注:該統計均包含各家科技公司的多個投資主體,比如華為的投資主體包含華為、哈勃投資。
IT桔子數據顯示,美國組7大科技巨頭的平均并購占比為39%。
其中,蘋果的并購策略是非常重的,在過往的投資中就有82%是并購(多數股權收購或者完全并購)。可以說,并購就是蘋果的DNA。而Meta、特斯拉過往的并購占對外投資的比例也超過了1/2。
再來看中國組,明顯可以感受到差異,7家巨頭的平均并購占總投資的比重僅有12%。
看得出來,以騰訊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巨頭普遍偏好少數股權投資,生态式投資策略比重大于九成。阿裡在并購上花費金額巨大,但并購數占其總體投資比重也不過12%;百度喜歡搞轟轟烈烈的巨額并購,不過也是為數不多的個例,在數量上不成規模。
隻有字節跳動,可以看作是另類的存在,并購占比高居國内組第一,達到了将近1/3的比例,且收購的公司數量不少。
據IT桔子數據,截至2024年5月,字節跳動已經陸陸續續收購了62家公司,在國内巨頭中排名第二,僅次于阿裡巴巴集團(相關的主體較多)。
矽谷長期關注技術,用并購拓展自身業務
蘋果公司常常會去收購一些小型的科技公司,用來拓展或優化自身業務。在人工智能領域蘋果公司(Apple)的并購行為尤為引人注目,它通過收購多家AI公司來增強其在AI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産品創新。
在特斯拉在全球的投資這篇文章也有提到特斯拉收購了一家公司幾個月後又快速賣出。據分析,這個類似于“收購招聘”的情況,因特斯拉選擇保留了Wiferion的工程師團隊,而将運營和制造業務出售給了PULS。
再比如谷歌,在20年前谷歌收購了Android,為谷歌帶來了新的移動操作系統和強大的團隊,對現代智能手機市場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再到2014年,谷歌收購了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強化其在AI領域的研究和開發能力,并推動了AlphaGo等重大技術突破。
事實上,在矽谷科技圈,由于人才本身就是一家公司的核心資産,科技巨頭收購一家小型公司,本質上是一種“招聘式的并購”,即招聘人才的策略是長期存在且有效的。
換句話說,技術和人才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這也是推動該地區創新和增長的關鍵因素。
除此之外,新業務、新市場等也是并購的目的之一。
字節跳動是矽谷模式的學習者?
在國内的科技巨頭中公,字節跳動的并購活躍度更高,其并購策略與矽谷巨頭們也更為相似。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字節的拳頭産品是今日頭條、抖音,都是媒體型/流量産品,缺乏一個實際的業務體系支撐,這或許是字節對并購更加偏執的出發點吧。
字節跳動的并購首秀始于2014年,當時今日頭條收購了為内容創業者提供攝影圖片素材的網站“圖蟲網”,交易金額在數百萬元。
之後字節更多僅做股權投資,到2017 年字節跳動才加速重啟收購戰略,那一年它相繼收購了 5 個國内外創業公司,包括Musical.ly(抖音的前身)、工具型應用朝夕日曆、時光相冊,以及從獵豹移動收購的歐洲新聞聚合應用News Republic和美國短視頻/圖片分享社區Flipagram。
根據IT桔子發布的《2021年中國CVC投資并購報告》,從2018 年到2021 年的這四年,字節跳動都是年度最活躍的國内CVC 并購方,并購總數迅速超越了老牌的互聯網巨頭,成為了新晉的“并購王”。
2022年Q1,字節跳動整體裁撤了投資并購部,互聯網大廠的投資并購也進入到了下行階段,此前并購一度非常活躍的字節逐漸“隐形”了。
從并購策略、并購目的等各方面,來分析字節的并購狀态是什麼樣的。
第一,以小型收購為主,多數為早期創業公司。
字節跳動有一半的并購項目平均花費為數千萬元,有29%的項目未披露金額,測算在1億元-3億元之間,超過3億元的并購僅占2成。
其中僅收購的知名項目包括沐瞳遊戲(40億美元)、Musical.ly(10億美元)、PICO小鳥看看(50億元)、Faceu激萌(3億美元)等個别并購案花費金額達到巨額的标準。(不過,與阿裡花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對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抖音還收購了不少非常小體量的公司,在網上幾乎都找不到什麼公開信息,比如說大連木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二手交易信息網站)、北京新港商貿有限公司(做食品日用品零售的)。
說實話,這種看起來有些不着邊際的并購确實讓人直呼看不懂,但好在金額小、影響不大,也無傷大雅。
第二,字節并購更偏重技術和人才并購。
為什麼這麼說?
一是字節并購的很多公司就是一個APP項目,但這些APP大部分要麼偏小衆、要麼就不賺錢,在商業化方面比較欠缺,比較典型的包括第三方網站評論插件多說,公司宣布關閉後還是被字節給收了——收購的主要價值無疑是技術團隊及其研發人才。
二是這些項目并購後,創始人和團隊都會直接進入字節工作。
據報道,當初字節收購朝夕日曆的一大原因是看中了公司在智能日曆方面的強研發能力。在被字節收購後,朝夕日曆創始人及部分研發團隊都一起帶進了字節。
對于一些比較難招聘到的高層次人才,通過公司間的并購不失為一個好策略。
比如前百度副總裁吳海鋒,創辦了AI醫療公司幺零貳四科技,一年後就被字節收入麾下。
第三,資源型并購,主要是針對準入門檻比較高的金融相關行業。
還有一種收購的核心意義是收購團隊和資源(如稀缺的牌照),與阿裡百度幾家大廠收購看重産品或者流量不同,而字節跳動最擅長的就是産品、算法——坐擁巨大的流量,但缺乏開展互聯網和實體業務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撐,這不行。
比如,在2018 年,字節跳動收購了保險經紀公司華夏保險和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商“金美林”,獲得保險經紀牌照。之後就就輕車熟路了,字節連續收購了多家金融相關的公司:
包括2020年字節收購了武漢合衆易寶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為抖音支付的推出打下了基礎;
2021年字節收購小額貸款業務服務提供商“中融小貸”公司,獲得小貸牌照。
在今年4月,字節旗下合衆支付公司将收購支付+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 “聯動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聯動優勢是一家非銀行支付機構,業務類型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其業務範圍覆蓋全國,并在2021年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有效期五年,截止日期為2026年8月28日。
據報道,字節在2023年一度嘗試收購萬達集團旗下支付公司快錢支付,以此取得線下銀行卡收單牌照的全國經營權,但最後不了了之。最後,将并購标的鎖定為聯動優勢。
第四,拓寬新業務。這一類并購策略的核心是“開疆拓土”。
IT桔子數據顯示,字節跳動尤其在企業服務(偏技術和服務)、文娛、在線教育和手遊、醫療這幾個領域并購頗多。
可以說,字節的并購策略非常開放,覆蓋到人們生活娛樂需求的方方面面,主打一個“用科技改造各行各業”。
當然,能不能做成、結局如何是後話了。
但不可否認,字節跳動善于利用收購來補充團隊基因,并借此收購順勢進入全新的領域,包括企業服務、教育、醫療、金融支付、房地産經紀、遊戲、VR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通過并購才得以展開的新業務類型。
最近字節跳動将以數億元收購開放式耳機品牌Oladance,一個創立于2021年的年輕公司,Oladance的創始人和核心技術團隊來自知名的音頻公司BOSE。
這是字節跳動首次嘗試進入完全新的領域——耳機。
綜上所述,中美環境不同,巨頭對于并購的态度、策略上大相徑庭。過去幾年裡,作為新一代的移動互聯網科技巨頭,字節跳動的做法有别于國内其他老牌巨頭,算是矽谷類模式的學習者。
但是在 2021 年之後,與字節跳動一樣,幾乎所有國内大型科技公司都大幅收斂了投資并購。
新環境下,中美企業的發展、投資并購的策略仍處在全新的探索期。一切不可與往日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