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10月09日  星期四
首頁
财經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觀察

解讀長風藥業IPO:吸入制劑龍頭的創新“增長極”

來源:澤依 時間:2025-10-06 15:15:23

字号

秋冬之交,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屢次成為社交媒體的讨論熱點。

 

當代人的呼吸問題是否越來越嚴重?前段時間,《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刊發了一篇深度研究,從1990-2021年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中發現,慢性呼吸系統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s)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僅次于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與腫瘤。

 

正因為如此,能在這個領域貢獻創新研發力量的企業,當前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一個代表性案例,就是即将登陸港交所的長風藥業2652.HK)2007年成立以來,長風藥業在兩位實力派研發帶頭人的帶領下,從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出發,聚焦吸入制劑,逐步打造出進入醫保的主力産品,并實現了扭虧為盈。

 

這家占據特殊賽道的潛力型龍頭,其質量并非一個簡單的“仿制藥企”标簽所能概括。從它的招股書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清晰的“兩步走”戰略:以成熟的、已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呼吸系統仿制藥業務為現在的堅實基石,同時,以前瞻性的、瞄準全球創新的前沿管線,構建屬于未來的巨大想象空間。

 

對于投資者而言,理解長風藥業的價值,就需要同時看懂其“防守”與“進攻”的兩面現有業務如何構築安全邊際,以及其宏大的創新藍圖如何打開未來的增長天花闆。

 

01 高度聚焦實現商業模式正循環

 

長風藥業的“第一步”戰略,是聚焦于中國市場供應有限的全球暢銷吸入制劑品種,通過技術突破實現國産替代。已在财務和市場層面取得了顯著成功,為公司實現了商業模式的正循環

 

首先,它具備合格的商業化變現能力。長風藥業的核心産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作為中國銷量最高的吸入藥物類别之一,自2021年獲批後迅速通過集采放量,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

 

招股書顯示,公司總收益從2022年的人民币3.49億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6.0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1.9%。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按銷量計算,CF017占2024年中國布地奈德吸入藥物市場份額約16%。

 

在此基礎上,作為一家還需要進行大量研發工作的創新型企業,長風藥業成功跨過盈利拐點,經調整淨利潤從2023年的人民币4841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5187萬元,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達到2018萬元。對于處于這個階段的藥企來說,擁有“造血”能力已經是成熟的表征之一

 

至于為什麼長風藥業能夠在吸入制劑賽道拿下顯著優勢,則與其技術背景和成立以來的戰略遠見有關。

 

吸入制劑因其在粒子工程、裝置設計、臨床開發等環節的極端複雜性,擁有醫藥領域很特殊的進入門檻長風藥業通過多年深耕,已構建起貫穿全鍊條的五大關鍵技術平台。CF017隻是“前菜”,其後續産品矩陣具備強大的競争力。

 

例如,其處于注冊階段的CF006/CF043(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氣霧劑),正挑戰對應原研藥在中國銷售額達18億元的重磅市場,而長風藥業是目前該領域唯一一家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開發企業。這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梯隊布局,确保了其“現在”的業務能夠持續增長。

 

最後,是其已初步成型的全球化商業網絡。長風藥業不僅讓CF017覆蓋了中國超過10,000家醫療機構,其治療COPD的GW006也已獲得美國FDA批準,驗證了其研發與生産體系符合國際最高标準。

 

這種“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的商業化能力,是其第一階段戰略成功的有力證明,也為第二階段的全球創新奠定了基礎。

 

02 前沿嘗試開啟創新藥新篇章

 

如果說第一部分的業務是長風藥業的“價值基石”,那麼其招股書中呈現的前沿管線,則是其未來的想象空間所在。擁有成熟的吸入技術平台,長風藥業果斷地從仿制走向創新,向更廣闊、更前沿的治療領域進軍。

wps1

在呼吸領域,長風藥業不再滿足于仿制,而是開始挑戰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和肺動脈高壓(PAH)等“硬骨頭”。

 

如管線圖所示,IC004(IPF)和IC001(PAH)均為全球性的創新藥研發項目。IPF和PAH是預後極差的緻死性疾病,前者中位生存期僅為3至5年,甚至低于許多惡性腫瘤。PAHIPF常見的并發症,患者很容易在慢性缺氧和肺結構改變中陷入惡性循環2024年,中國約有18.52萬名IPF患者和8.66萬名PAH患者。

 

然而,盡管最近20年IPF和PAH的相關研究已經明顯提速,但礙于其複雜的病況,現有療法依然副作用大且無法治愈。全球範圍内獲批用于治療IPF的特異性抗纖維化藥物僅有兩種:羅氏的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勃林格殷格翰的尼達尼布(Nintedanib)——經藥物治療兩年後死亡率仍然接近40%。

 

長風藥業的策略,是利用吸入給藥直達肺部的優勢,開發潛在的優勢療法,以期在減少全身毒性的同時提高療效。它在吸入制劑方面的理論和工藝積累,有望開辟一條獨特路徑。

 

此外,其醫療器械CFQX001(支氣管内活瓣)則針對嚴重肺氣腫,展示了“藥物+器械”協同治療的平台化解決思路。這恰好給了我們一個窗口,去觀察吸入技術的一大魅力應用領域的延展性。

 

當前,長風藥業正積極布局“鼻腦通路”,開發繞過血腦屏障直接向中樞神經系統(CNS)遞送藥物的創新療法。其潛力管線中的CF070(用于偏頭痛)和CF069(用于叢集性癫痫)便是這一戰略的體現。這類鼻噴霧劑有望提供比口服藥更快的起效速度和更高的便利性,切入需求巨大的CNS疾病市場。

 

以叢集性癫痫為例,它一般指代24小時内超過2次的自限性癫痫發作,密集、連續,在用藥需求上和哮喘亦有類似之處。公開數據顯示,接受正規治療的癫痫患者中有44.2%患者會經曆叢集性癫痫發作,而據申萬宏源證券,國内當前約有900萬左右的癫痫患者,有30%的癫痫患者發作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治療缺口顯著。

 

無論是對于癫痫,還是對于偏頭痛和幹眼症,從給藥方式入手,都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用藥體驗以及潛在的用藥效果,這也構成了長風藥業後續的一大看點。

 

甚至,長風藥業的雄心不止于此,它已将觸角伸向了制劑技術的金字塔尖。其CP029/CP030項目,旨在開發全球尚無獲批先例的吸入式siRNA療法。

 

siRNA技術能夠從基因層面“沉默”緻病通路,有望從根本上改變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的治療格局。同時,其脂質體平台下的CF047,則針對由鳥分枝杆菌(MAC)引起的肺部感染。通過将抗生素包裹在脂質體中進行霧化吸入,有望解決傳統抗生素長期使用帶來的耐藥性和毒副作用問題。“同類首創”的潛力,值得市場給予更多關注。

 

結語:一份兼具“确定性”與“成長性”的獨特标的

 

不難看出,長風藥業向市場呈現的是一個雙重價值主張。其成熟業務憑借強大的商業化能力,提供着穩健的業績增長,構成了公司上市估值的堅實基礎。這部分業務的持續增長和國産替代邏輯,為投資者提供了高度的确定性和安全邊際。

 

其創新管線,則盯上了打開成長天花闆的機會。從IPF、PAH等有重要意義的适應證,到CNS藍海市場,再到siRNA等颠覆性技術,每一個布局都指向了遠比現有呼吸仿制藥市場更為廣闊的星辰大海。

 

此次IPO募集資金,無論是用于現有管線的研發商業化,還是直接投入到PAH、IPF及siRNA等創新項目的臨床前研究中都是在進一步鞏固長風藥業的商業模式。對于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這将是一個獨特的投資組合:既能分享中國吸入制劑國産替代的時代紅利,又能提前布局一個擁有全球創新潛力的平台型生物科技公司的未來。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