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圓通國際快遞(06123.HK)公布2025年中期業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實現業務收入為14.1億港元,毛利約8,872萬港元。面對宏觀環境挑戰,圓通國際交出了一份體現戰略定力與長期視野的年中答卷。盡管業績短期承壓,但圓通國際正通過主動優化業務結構、構建核心能力、加碼全球網絡等動作,未來将持續深化國際化戰略布局,穩步推進“中國聯世界,世界聯世界”的使命願景。
數據顯示,圓通國際快遞淨利呈現虧損,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外部環境如部分主要經濟體關稅政策調整,對跨境貿易及物流帶來了階段性挑戰;二是聚焦構建全球化核心能力,圓通國際堅定推進業務結構優化,戰略性收縮部分利潤率較低、資金占用周期較長的非核心業務,将資源高度聚焦于國際快遞、國際貨運、供應鍊等核心主航道;三是因為針對戰略重點布局區域構建物流樞紐,持續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與培養,增強對物流核心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掌控力,并全面推動數字化向智能化轉型升級,強化技術創新驅動。這些投入将長期轉化為運營效率提升與服務品質改善,實現提質增效。
2025年是圓通“全面國際化”的開局之年。圓通國際正穩步推進以嘉興“東方天地港”為核心、協同海外七大區域樞紐的“1+7”全球快遞網絡布局,打造一個安全、暢通、高效、可持續、自主可控的全球物流供應鍊體系。
以科技為引領,圓通國際也在不斷推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應用,全方位賦能業務運營,着力提升核心競争力。通過積極把握中國外貿出口長期向好趨勢,緊跟中企商品出海、産能出海、品牌出海,圓通國際大力拓展中亞、中東等新興市場,優化包括國際快遞、國際貨運、國際供應鍊在内的八大産品體系,豐富海外客群,延長服務鍊條,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近期,圓通泰國分公司與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泰國分公司正式簽署國際物流供應鍊服務合作協議,此次合作标志着圓通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全鍊路、智能化國際物流解決方案,為中國制造出海提供堅實支撐。
6月,圓通國際與小米集團達成跨境供應鍊服務協議,為其電子零部件出口南亞市場提供端到端的全鍊路服務。圓通國際為小米量身打造了高效的“空中物流走廊”,零部件從小米廠區發出後,依托在華南強大的集貨網絡,可在12小時内完成集貨,再通過自有及合作航空網絡,實現最快72小時内由國内工廠直達南亞終端的高效運作。
今年上半年,圓通還在韓國等區域正式升級海外倉服務。目前4座韓國海外倉倉儲總面積突破10,000平方米,日處理峰值超10,000單,可實現韓國主要地區次日達。依托“倉儲+訂單處理+本地配送+屬地售後”的全鍊路解決方案,賦能中國賣家實現與韓國本土商戶同等的運營效率。
跟着“一帶一路”走出去,跟着華人華企走出去,跟着跨境電商走出去,圓通國際将繼續深化全球化布局,通過明确的國際化戰略、全面的供應鍊物流能力及持續提升的物流服務品質,為助力中國企業出海、服務全球貿易繁榮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