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剛完成半年結,在最後一個交易日,資金完全未進行粉飾櫥窗操作;但從數據看,上半年除受DeepSeek效應帶動相關股份上漲外,國内推出的振興經濟及資本市場措施,有效推動北水創近三年新高,也是港股成交維持高位的主因。踏入第二季,盡管向來領漲的科技股銳氣大減,但傳統“中特估”接力上漲,如内銀内險股等久違闆塊紛紛創52周新高。此外,過去三年被鄰國超越、擠出三甲的新股市場,上半年揚威全球——44隻新股上市,集資額突破千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7倍,晉升全球新股集資額首位,僅上半年集資額已超去年全年,為近10年同期第二高,可謂一吐三年“悶氣”。配合港股成交異常暢旺,平均成交近2000億元,作為獨家生意的港交所(0388)走勢同樣亮眼,創52周新高。在上述優勢下,即便半年結最後一日下跌,恒指半年累計仍漲4012點,為曆史最佳上半年表現。以六月單月計算,盡管恒指、國指、科指在最後一交易日以近全日低位收市,但單月仍漲近1030點,“六絕月”魔咒未兌現。上半年走勢最突出的股份中,除升幅74%的小米(01810.HK)外,周大福(01929.HK)累漲99.4%、翰森制藥(03692.HK)漲72%表現亮眼;期間表現最差的藍籌則是比亞迪電子(00285.HK)、信義光能(00968.HK)及金沙中國(01928.HK)。
美國狂人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令全球股市動蕩,美股半年内雖經曆起伏,但六月因特朗普動作減少持續反彈。盡管升幅不如港股強勁,道指第二季累漲2093點,半年結累計漲近2103點;納指六月再創新高,第二季漲3070點,半年結累計漲1023點。
總結全球股市半年結表現,整體顯著上揚。投資者需為2025年下半年部署,與港股唇齒相依的國内A股,在香港回歸假期休戰期間,下半年首個交易日開門紅,上證指數創年内新高。港股回歸假後高開至24300點左右,但後續乏力,騰訊(00700.HK)、阿裡巴巴(09988.HK)及恒指新貴泡泡瑪特(09992.HK)等科技股走弱,恒指雖最終收漲,但呈現高開低走格局,慶幸成交維持在2000億元以上。當前走勢不明朗,或因月初方向未明。港股今年擺脫“五窮月”“六絕月”魔咒,但踏入“七翻生月”仍需留意外圍變數,尤其關注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特朗普提出的暫緩90日對等關稅談判窗口期即将結束,其曾稱不會延長談判期限,盡管此前表示與中國簽署貿易協議僅欠細節确認,但仍存變數。美國于本周二(7月1日)公布的就業數據遠遜預期,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此亦為需關注因素。筆者認為,帶動港股突破今年高位24874點的最實際因素或為國内新一輪救市措施;但在方向未明時,建議投資者持盈保泰,選股以穩中求勝為原則,内銀内險股在2025年第二季已顯此特質,其中中國财險(02328.HK)作風務實,投資者可留意。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許繹彬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并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