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首頁
财經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觀察

募資14億港元斷層領跑,映恩生物刷新港股18A估值增幅紀錄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5-04-24 10:23:32

字号

在特朗普的影響下,關稅問題現在充滿了不确定性。其中,生物醫藥是一個受影響比較明顯的賽道。畢竟特朗普的有一項政策就是直接針對進口藥品,希望把重要産能引回美國。然而正是在這個充滿暗流的市場中,港股竟意外迎來一家18A明星企業。

 

410日,抗體偶聯藥物(ADC)企業映恩生物結束港股招股,離最終登陸市場近在咫尺。而在本次招股中,映恩生物國際配售倍數達到16.4倍,多個重磅基石投資者加盟,成為自2022年以來國際配售倍數最高、規模最大的18A生物科技港股上市項目,募資金額從1.5億美元提高到1.88億美元。

 

毫無疑問,能在這個市場環境裡拿到市場的普遍認可,證明映恩生物身上一定有過人之處。而如果要尋找港股後續的深度投資機會,映恩生物的亮點,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口。

 

18A的新門面

 

衆所周知,18A政策原本意在鼓勵擁有領先技術地位的生物科技企業更便捷地獲取發展資源。然而,正是由于這條賽道成長需要的時間和資源之巨大,為大多數企業都塑造了一段漫長的培育期,導緻不少18A企業都處于不被市場看好,甚至流血上市的狀态。

 

尤其是2021年之後,港股市場一度走入低迷,生物醫藥賽道進入估值沉降期,進一步影響了市場的興趣。

 

從上市數據來看,2022年上市的不少18A企業首發募資均在2億元人民币左右,2023年和2024年才有所提升。但按人民币計價,除了2023年上市的科倫博泰之外,其他均不超過8億元人民币。

 

正因為如此,映恩生物這一次的表現,幾乎把市場印象完全刷新了。

 

415日,映恩生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闆正式挂牌上市,此次IPO發行價為94.60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81港元/股,較發行價高開91.3%,盤中最高突破200港元/股,收盤報205港元/股,漲幅達116.7%,創下港股18A生物科技闆塊多項紀錄,包括估值增幅最大、國際配售超額認購13.52倍等。截至2025424午前公司股價為225.2港元,較昨日收盤價218.6港元上漲6.6港元,漲幅3.02%。當日開盤價216港元,盤中最高觸及229.6港元,成交量16.37萬股,成交額3670.47萬,主力資金淨流入453.1萬,生物技術闆塊整體漲幅3.20%

 

首先,按實時彙率計算,映恩生物本次募資總額約等于14億元人民币,在18A中屬于斷層領先的一員。以往,市場可能會覺得18A為代表的生物科技賽道是在冰點周圍反複橫跳,但映恩生物帶來了一股春風。

 

其次,映恩生物機構簿記超額認購逾14倍,是2022年以來國際配售倍數最大的一次,吸引了大量知名基石投資者,包括國際頂級的長線基金和國内大家耳熟能詳的頭部公募,可公開查詢到的名單如下:富國香港、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管理、易方達香港、彙添富基金、盤京基金、MY AsianEMHCPWWHCP、蘇州蘇創,以及BioNTech SELAV StarLake Bleu PrimeLake Bleu InnovationTruMed。整整15名。

 

尤其是BNTX等藥企的參與,以及禮來等投資方的存在,其實對映恩生物商業模式和技術實力的優勢都表達了支持。

 

最後,投資者的熱情還基于一個很重要的背景:事實上,映恩生物投後估值較IPO前最後一輪融資估值增幅超3倍,已一舉成為曆史上估值step-up最大的18A。頂着這麼高的漲幅,隻能說明市場高度看好映恩生物後續的業務發展和行情表現。而這恰恰是我們想讨論的一個關鍵點:映恩生物為什麼可以這麼受追捧?

 

為何受追捧?

 

正如前文提到的,近幾年募資較高的企業很少,而唯一能和映恩生物相提并論的科倫博泰,也是ADC賽道的玩家。而作為ADC賽道的當紅炸子雞,映恩生物的關鍵亮點,就在主業的表現上。

 

映恩生物緻力于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ADC創新藥物ADC藥物号稱腫瘤治療領域的一顆魔法子彈,能夠精準殺傷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害。

 

目前,映恩生物已經建立了由十餘款款自主研發ADC候選藥物組成的管線。其中,核心産品DB-1303HER2 ADC)和DB-1311B7-H3 ADC)在多個适應症中處于全球臨床領先地位。比如DB-1303正在全球開展臨床III期,已獲得美國FDA和中國CDE授予的突破性治療認定(BTD)。

 

對投資者而言,更需要知道的是,映恩生物的管線分布合理度很高,而且有巨大的兌現潛力:其中七款臨床階段ADC具備很廣的适應症潛力,已在17個國家230多個臨床試驗中心開展7項全球臨床試驗,已入組超過2,000多名患者,50%患者來自海外;兩款新一代雙特異性ADC預計将在今明兩年進入臨床;餘下數款臨床前ADC也在穩步推進研發。基于這個布局,映恩生物的商業表現亮點突出。

 

映恩生物在積極推進管線培育的同時,先行打造出優勢十足的商業化架構。映恩生物的創新ADC資産已吸引全球領先的生物制藥公司k,目前已經與BioNTech、百濟神州、AdcendoGSKAvenzo、三生制藥等國内外頂尖藥企達成BD協議,交易總價值超60億美元,其中截至2025328日已收到約5億美元。

 

創新藥領域的BD交易近兩年越發活躍,但也更加考驗企業的技術實力,而映恩生物無疑成功獲得了全球合作夥伴的信賴,也提前鎖定了商業化的潛力。

 

券商國泰海通在研報中指出,映恩生物聚焦ADC(抗體偶聯藥物)新藥研發,核心産品DB-1303DB-1311分别對标國際領先藥物Enhertu及探索小細胞肺癌(SCLC)與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治療突破。公司管線梯隊豐富,擁有自主研發的四大ADC技術平台及12款在研産品,其中7款進入臨床階段,5項試驗獲中美監管機構雙批準。研報預計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為16.00億元、19.76億元和22.07億元,綜合估值方法給予目标價300.70港元/股,并首次覆蓋增持評級。

 

 

2023年和2024年,映恩生物的營收分别為17.87億元和19.41億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分别為8.16億元、2.86億元,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造血能力。本次IPO募資後,映恩生物發展的籌碼将大為增加,也将進一步釋放吸引力。

 

期待後續表現

 

招股書顯示,全球ADC市場依然處于積極的增長中,預計2023年到2028年間的全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1.8%。到2032年,受益于ADC市場化水平提升和技術的突破,賽道市場規模将突破1151億美元。

 

對這樣一個市場,映恩生物身上體現了兩個值得關注的核心概念。

 

一方面,映恩生物的成果,是基于其主動構建的四大領先ADC技術平台取得的——免疫毒素抗體偶聯平台(DITAC)、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偶聯平台(DIBAC)、免疫調節抗體偶聯平台(DIMAC)、獨特有效載荷抗體偶聯平台(DUPAC)。

 

這四個新一代ADC技術平台,不僅在當下凸顯了映恩生物的領先性(比如DIBAC作為世界範圍内為數不多的雙特異性ADC平台,稀缺性十足),還會持續支持其管線拓展,為未來兌現成果蓄力。

 

另一方面,映恩生物在全球範圍内廣交英豪、合縱連橫,從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全球ADC産業鍊的價值,通過平台技術和全球臨床開發與跨國藥企達成合作,融入全球制藥産業鍊,擁抱全球市場,構建映恩飛輪模式,從研發、商業化等多個環節入手,完善自身商業模式,不斷成長和超越。

 

基礎堅實,潛力将更快釋放。這一次上市募資将有望成為映恩生物實現重大突破的契機。映恩生物的飛輪,也将把它帶往更高的位置,看見更遠的風景。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