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拔萃資本 拔萃資本
上周回顧
上周港股市場延續上行走勢,恒生指數收盤23,477.92點,周漲3.79%;恒生科技收盤5,859.30點,周漲6.03%;國企指數收盤8,666.72點,周漲4.02%。其中,恒生科技指數周五創下2022年1月21日以來新高點。
恒生指數周走勢圖
資金流向
全周南向資金淨流入為512.12億港币,2月18日(周二)單日流入224.23億港币,創2021年1月以來新高。
拔萃視點
上周半導體與智能駕駛闆塊強勢領漲,華虹半導體(01347.HK)周漲幅高達57.12%,收報40.30港元,英諾賽科(02577.HK)周漲34.93%,報64.90港元;汽車零部件企業敏寶集團(00425.HK)周升33.33%,報22.00港元,自動駕駛服務商塗鴉智能-W(02391.HK)周漲32.66%,報32.90港元,反映市場對産業智能化升級的高度預期。
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全球AI及高性能計算(HPC)需求持續攀升,預計2025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速将超15%,凸顯技術變革驅動的行業高景氣。然而,外部地緣擾動加劇市場波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計劃于4月初對汽車、半導體及藥品加征進口關稅,此舉或進一步強化供應鍊本地化趨勢。長期來看,外部壓力将加速中國半導體産業鍊國産替代進程,尤其在晶圓制造、設備及材料等關鍵環節;内需側國産算力爆發疊加外部技術封鎖,正共同擡升國内半導體制造産業鍊的成長天花闆,本土企業有望通過更多場景驗證實現技術疊代,推動全行業步入“需求牽引創新、創新反哺市場”的良性循環。
阿裡巴巴(09988.HK/BABA.US)成為市場焦點,2月21日港股單日暴漲14.56%,成交額444.6億港元創曆史新高,美股同步收漲5.72%,報135.97美元。其财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營收同比增長8%至2801.5億元,淨利潤同比激增333%至464.34億元,超預期表現推動高盛将美股/港股目标價分别上調至160美元和156港元。市場認為,阿裡業績不僅是觀測國内AI投資趨勢的風向标,更與政策層面動作形成共振——相關部門拟組建國家數據集團探索數據商業化,疊加三大運營商接入大模型廠商DeepSeek,運營商的海量數據資源變現與AI算力需求正驅動雲計算與智算業務擴張,揭示數據要素與AI技術的深度協同邏輯。
小米集團-W(01810.HK)同樣表現強勁,周漲15.66%,報51.70港元。高盛最新報告将其目标價大幅上調至58港元,較當前股價溢價超12%,核心邏輯在于其“AI+AIoT”生态戰略的閉環優勢:1)依托近9億設備連接的全球最大AIoT網絡,通過操作系統級AI代理“小愛同學”打通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至電動汽車的全場景協同,預計2024-2027年收入與淨利潤複合增速将達26%和35%。2)電動車業務增長關鍵,2025年交付量或突破36萬輛,高端車型毛利率可達普通車型5倍,疊加2月末新品發布會,3月紐博格林賽道測試及工廠擴産等催化劑,進一步強化市場對其生态變現能力的信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Laura Wang認為A股與港股自1月底以來顯著反彈,後續增倉空間巨大。此輪反彈主要由南向資金驅動——年内通過港股通流入香港的内地資金已達250億美元,疊加部分區域性基金參與,但歐美主動管理型基金及被動指數基金仍缺席這場反彈,表明大量外資仍在觀望。這一缺口意味着,若地緣政治趨穩、中國技術創新突破及政策信号持續強化,全球資本可能加速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