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報道指中國将于今年開始建造低軌衛星系統,料發射約2.6萬顆衛星,以高速網絡覆蓋全球。其中,中國将于2024上半年至2029年,發射約1,300顆衛星,占整個計劃約10%,并将于2035年建立支持高速6G通訊的網絡。據此,中國星鍊将發揮重大的作用。基于此背景下,以香港作為總部的洲際航天科技(01725.HK)将大有前途。
洲際航天科技繼早前公布計劃于中東證券交易所雙重上市、與 Abu Dhabi Ports Company PJSC(阿布紮比港務局)訂立條款書,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紮比打造國際航天科技創新及太空貿易中心的全球航天生态鍊,以為全球提供商業航天服務後,昨晚亦公布其在亞太市場的新發展動向。
根據公司公告,洲際航天科技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于 2024年 1月 2 3日,訂立具約束力的總合約。據此,APSCO将向洲際航天科技采購「金紫荊衛星星座」的遙感衛星數據,期限自合約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
此次雙方所訂立的合約,亦是去年11月所訂的諒解備忘錄之後續,因此可以預期未來雙方的合作關系及範圍有望持續擴大。而根據去年簽訂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可在衛星制造、衛星數據、航天産業供應鍊、航天教育與培訓以及舉辦國際會議及論壇等方面作全方位合作,商機無限。
亞太地區市場規模增長強勁
APSCO 為于 2008年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于中國北京,現有中國、蒙古、巴基斯坦、泰國以及秘魯等8 個成員國;1個簽約國印度尼西亞;1個準成員國埃及;以及 2個觀察員國或組織。APSCO的宗旨是推動其成員國航天産業的發展,開展空間科學、技術及其應用方面的多邊合作,提高成員國空間能力,促進人類和平利用外層空間。
根據國際獨立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的報告,亞太小型衛星市場規模預計将由2024年的150.7億美元,按複合年增長率15.7%的增速,于2029年達到312.5億美元。這可見亞太航天市場的潛在增長空間極其巨大。
基于在整個亞太市場中,擁有航天衛星的國家不多,加上航天技術發展并不成熟,因此預期不少區内國家為配合其經濟發展及科學研究的需求,将會大量向外采購極具價值的衛星影像數據,以助力其不同産業尤其農業的發展。在此前提下,洲際航天科技的潛在商機或将以十億計。
洲際航天科技自2022已開展航天業務,并透過其「金紫荊星座」項目進行,業務覆蓋智能城市衛星大數據應用及解決方案、衛星測控、衛星制造及衛星發射。訂立合約後,洲際航天科技不但可進一步發展其在亞太地區内的衛星營運業務,并從訂單中獲益,同時亦有助開拓集團于APSCO所有成員國的衛星數據甚至其他航天産業的市場, 加速其對接APSCO成員國的效益,為本公司帶來潛在客戶群。
強大衛星産能迎大商機
另更值得留意的是公司擁有衛星制造産能,達年産200顆以上的30至1000公斤量級的商業衛星産品,包括制造通信、導航、雷達、光學及碳檢測等衛星。在全球衛星産能嚴重不足下,預計年産能缺口高達24,000顆,按此推算,洲際航天科技的ASPACE香港衛星制造中心的目标市場規模,預期于2027年可達300億美元,業務增長潛力巨大。
接二連三的利好消息,相信可為洲際航天科技帶來業務長期穩健增長的動力,亦有助其進入收成期。公司股價從去年高位回落至昨天收市價2.33港元計,已深度調整逾八成,潛在價值嚴重被低估。按公司身處的熱門賽道來看,其成長性穩,溢價空間大,不妨加倍留意關注。
撰文 : 華赢東方研究部董事李慧芬,本人并沒持有以上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