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首頁
财經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觀察

如新集團何以一直“低調作惡”?

來源:真灼傳媒 時間:2022-03-06 12:05:07

字号

art (4).jpg

2月下旬的時候,武漢、河北、山東等多地突發疫情。而這些确診病例,大多與在武漢舉辦的一起“培訓會”有關。而這場培訓會,是一家名叫“如新集團”的保健品公司組織的銷售培訓活動。

事情爆發後,如新集團火速否認,稱此次培訓會為“經銷商自行組織的活動”,并非經公司官方背書。無論如何,這場培訓會背後的“如新集團”,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如新集團,聽過這個名字的人也許并不多。但是它的“黑曆史”可并不少。過去十年來,它的種種騷操作一再被媒體曝光,然而事後又總能神奇地平淡下去,繼續它的騷操作。

可以說,這家公司一直在“低調作惡”。

1 “如新”之惡

還是早在2014年,人民日報就曾經連續刊發三篇文章,矛頭直指如新集團“涉嫌傳銷”。

其中第一篇文章發表于2014年1月14日,最後一篇文章發表于1月22日,時間跨度大約一周。期間如新集團在美股市場的股價累計下跌43%。

art (5).jpg

人民日報發文的效果堪比沽空報告,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深水炸彈,直指如新集團的商業模式——金字塔直銷——涉嫌傳銷。

對此,如新集團随後發布了一份内部信,稱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經銷商不遵守公司的政策和監管要求,部分行為并未得到公司授權。如新集團将會糾正這些行為。

同時,如新集團還看似真誠地“為這些不幸和未經授權的行為道歉”,并希望社會各界及媒體給予糾錯的機會。

如新集團的“服軟”态度,躲過了媒體和官方的進一步追究。但是如新的“騷操作”不止于此。五後,2019年3月,如新集團的銷售人員(林麗,化名)在患病後連續服用如新集團的“萬能”果汁後去世。如新集團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這位林麗生活在北京,2015年産下一子後一直在家休養,老公掙錢謀生。2016年經朋友介紹了解到如新集團,并為其産品的神乎其能而着迷,并開始參與其中。這其實就為後來的不幸埋下了伏筆。

剛一開始,林麗的家人并未産生警惕。但不久後,林麗的家人發現,如新的産品開始占據她生活中的一切:

飯不吃了,要吃如新保健品,水不喝了,要喝如新的果汁,剛出生的小孩疫苗也不打了,疫苗有毒,要用如新的産品。最後是生病都不肯去醫院,就喝如新的果汁。

林麗的老公蘇偉(化名)一度覺得妻子被洗腦了,變得不可理喻,随之有過離婚的念頭,但因為孩子太小,最終作罷。沒想到最終以悲劇收場。

2019年2月,林麗去唐山給客戶“送貨”,回到北京後開始發燒——但是根據如新的“導師”的說法,這是身體在“排毒”的信号,要繼續服用如新的g3果汁(傳說中一種包治百病的神藥)。

後來高燒持續2天,林麗仍然在“導師”的“指導”下服用g3果汁。朋友和親人都在勸她“要不去醫院看看”,而林麗依然堅持“多喝水和喝g3”,不吃飯不吃藥也不去醫院——兩天後死亡。

據朋友反饋稱,林麗去世前的一年之内,經常莫名其妙地發燒。而每次發燒,她都是“喝水”+“g3果汁”——每次都能化險為夷。這次終于奪走了生命。

此次事發後,如新集團仍然是類似的處理方式:第一步“認慫”(深刻反省、成立專案組、違規課程下架),第二步把責任推給經銷商(确有經銷商存在不當指引或誇大宣傳的行為),第三步唱高調(提高企業自律規範、守法經營的意識、号召消費者媒體政府監督),總之都是冠冕堂皇的廢話。

art (6).jpg

然後繼續做他的傳銷生意……

2 傳銷之惡

這幾年,中國人都有這種經曆,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他們的親朋好友,碰到一兩個“中招”傳銷的,估計不是什麼難事。

畢竟經濟處在下行趨勢,許多行業擴張勢頭放緩,而居民的生活壓力還是在的,傳銷既能賺快錢,又能獲取終身“被動收入”——何樂而不為。

很多傳銷公司都聲稱自己是“直銷”——其實這都隻是文字遊戲。隻要符合兩點,不論叫什麼名字,都是傳銷:

第一是金字塔形的銷售網絡;第二是客戶對産品不存在真實需求。

先說第二點。如果客戶對産品存在真實需求,那麼即使采用金字塔形銷售網絡,它依然不是傳銷,最典型的就是保險業。保險業的銷售模式有點像傳銷,這畢竟給保險銷售人員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但人們都知道保險不等于傳銷。保險是重要的金融工具,毋庸贅述;否則為什麼世界各國的政府都在為人民提供社會保險。

但是如果即沒有真實需求,又是金字塔銷售網絡,那就必然是傳銷無疑。因為用戶對産品沒有真實需求,所以必須去吹噓一些神乎其神的功能,還要告訴用戶,必須長期堅持使用才能有效果,短期使用一兩次沒有用。

這種産品天然就是保健品——一日三餐之外,要不停地吃,多多益善。很難想象電子産品比如手機電腦會采用傳銷的模式。

還有一點就是産品的功效很難檢驗。藥品為什麼很難傳銷,因為藥品必須在生病的前提下才能使用;但正常人不會天天生病。保健品,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怎麼說都是你的理。

由于沒有真實需求,所有需求都建立在銷售人員的吹噓的基礎上,因此産品不會有真實的市場,說白了,正常人即便是出于給親戚朋友面子買過一波,吃過了,知道了,OK了,以後就不會再買了。

這就導緻傳銷的模式,最後所有銷售額必然落到“自己人”頭上——銷售金字塔的底層,新加入的人,要為塔頂端的人買單。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傳銷組織剛開始做得風生水起,到最後一定淪為自相殘殺的惡性循環。所以如何從根源上遠離傳銷,隻看一點,它的産品是否有真實的可持續的市場需求。如果沒有的話,還不如去賣大米、賣白菜、賣——那些玩意有真實的市場需求,每人每天都要吃。

道理不難懂,但為何傳銷屢禁不止?

3 人性之惡

比傳銷更古老、更邪惡的商業模式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起源于美國,1919年,一位叫龐齊的意大利人來到美國,波士頓,并聲稱自己發現了一種賺錢的好方法,就是把歐洲的郵政票據賣給美國。

當時美國對金融投資還不了解,所以他說:所有投資,在45天内,有50%的回報,90天翻倍。有小部分人将信将疑地投了點錢,發現真的能拿到那麼高的收益。于是,大量投資者跟進。一年多時間,4萬人成為了龐齊的投資者。他一下子成為了美國金融街的投資巨鳄。

最終人們發現,他自己隻買過兩張郵政票據,前面所有投資者的收益,都是用後來投資者的本金補上來的。這就是著名的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至今已經有103年的曆史,但龐氏騙局的核心思想,在人類心中紮下根基,已經成為人性的苟且之惡的一部分。

龐氏騙局的核心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後來者為先入場者提供收益。100多年來,龐氏騙局被不斷地改良、創新、美化,以緻于到今天很多騙局已經看不出龐氏騙局最初的野蠻醜陋的樣子,但他們的核心思想仍然與最原始的龐氏騙局殊無二緻。

隻要符合這個特征的模式,都是龐氏騙局。傳銷以及說金字塔形銷售網絡,本質上與龐氏騙局有異曲同工之妙。

傳銷與龐騙的區别在于,傳銷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可以自己通過銷售拿提成收入,而龐騙必須靠後來者為先入者買單。所以傳銷是改良的龐氏騙局。

至于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相信傳銷以及龐氏騙局,這就是人性之惡。

龐氏騙局也叫博傻遊戲。參與這個遊戲的玩家,相信一定有人比自己更傻,自己可以成功地忽悠這群人為自己接盤。擊鼓傳花,隻要鼓聲停的那一刻,繡球不在自己手裡,那就成功套現離場。

其實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有龐氏騙局的影子。像股市裡面的短期炒作,就是龐氏騙局,隻不過在股市中有一個更美好的稱呼:賺錢效應——今天買了明天就能賺錢。這不就是因為不斷地有資金進場接盤嘛。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有很好的資源禀賦,卻不能擺脫貧窮的命運,像拉美、中東、非洲很多國家。為什麼會是這樣?因為這些國家的人都在跟自己的同胞玩“龐氏遊戲”,每個人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受損的前提下,他們隻知道财富可以通過掠奪獲得,而不知道一個良好的秩序和制度可以使所有人在一起創造财富。這樣的國家,整個國家就是一個龐氏騙局,一個傳銷組織。

能否使國家走出這種狀态,如果不是靠運氣,那就隻有靠集體智慧了。

4 結語

回到如新集團。在這幾年的輿論環境下,美國公司在中國往往很難獨善其身。就連明星公司特斯拉,都因一些小毛病上頭條,被媒體和網民群起圍攻。

同時,這幾年中國政府打擊傳銷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像“權健”這類龐大的傳銷帝國,都最終難逃法網。其實權健很多業務領域并不是傳銷,隻是它的第一桶金來自傳銷,核心業務的銷售手法是金字塔形銷售網絡。

然而“如新”這家保健品公司,能夠在把人喝死之後依然若無其事,繼續遊離于主流媒體的關注範圍之外繼續做傳銷勾當至今公司高管、區域總監、甚至公司法務代表一個都沒有露面:這樣的公司要麼是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從法律的角度無可挑剔;要麼就是有極其強大的靠山。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