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布,首批綠色零售債券收到逾48.8萬份有效申請,涉及本金總額逾325.67億元,最終發行額提高至200億元。全部有效申請均可獲配發債券,最多可獲5手。由于美國息口趨升,駿達資産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表示,投資綠色零售債券策略不能短炒,隻宜投資。
政府共收到約48.835萬份有效申請,申請的債券本金總額325.67億元。首批綠色零售債券的最終發行額為200億元。
全部有效申請均可獲配發債券,最多可獲5手。約15.08萬份認購4手或以下債券的申請,均将獲全數配發所申請的債券。餘下約33.75萬份申請(即認購4手以上者),均将先獲發4手債券,并進行抽簽,其中約19.43萬份申請将獲配發多一手債券。
綠色零售債券将于5月18日發行,5月19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配售銀行及香港結算公司将根據發行通函中所列出的時間表,個别通知申請人配發的結果、适用的認購款項,以及申請款項中任何退款的金額。
财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首批綠色零售債券獲市民踴躍支持。這是全球至今發行額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推出綠色零售債券除了為市民提供一個回報穩定的綠色投資選擇,并繼續推動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外,亦可擴大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産品種類,進一步鞏固本港作為區内以至國際首要綠色金融樞紐的地位。
2021年年中,政府發行新一批通脹挂鈎債券(iBond),當時全球處于低息狀态,iBond派息與香港通脹挂鈎,會随着通脹上升而增加派息。熊麗萍表示,當時可炒息差。香港3年期政府債息率1.79厘,而綠色零售債券保證息率最少2.5厘,若選擇“換馬”(即沽3年期債券買綠色零售債券)十分之微利,綠色零售債券隻适宜“長揸”(指長期投資)。
香港政府綠色債券是基于《巴黎協議》于2016年11月生效,并适用于香港特區,故香港亦按照《巴黎協議》制定的時間表制定計劃。根據香港在氣候及環境保護方面的承諾,2017年1月,特區環境局發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該報告由政府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氣候變化督導委員會制訂,闡述香港2030年減少碳排放的目标和計劃。
香港的目标是在2030年,把碳排放量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65%~70%。該目标相當于把碳排放總量降低26%~36%,即人均排放量将于2030年達至3.3~3.8噸。為支持香港轉型為低碳經濟體,及降低氣候變化對香港環境的影響,港府各決策局和部門就香港的主要環境事宜推行多項措施和發表政策文件,并制訂低碳及可持續發展藍圖。其中,就有一項是成立政府綠色債券計劃。
政府綠色債券計劃在2018年成立,初始借款上限為1000億港元,現時綠債計劃的借款上限為2000億港元。自2021至2022财年起,政府定期發行綠色債券并擴大規模。未來五年内,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共約1755億港元等值的綠色債券。
分析:宜作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