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首頁
财經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觀察

小米汽車銷售員一夜提成破5萬元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4-04-06 21:34:35

字号

文章來源:IT時報

文章作者:毛宇


1.jpg

小米SU7首批新車交付直面産能、質量、售後“三座大山”

作者/  IT時報記者  毛宇

編輯/  郝俊慧  孫妍

 

上市首周,小米SU7熱搜高挂,捷報頻出。先是3月10日發售當晚,27分鐘大定破50000台;後是上線24小時,大定突破88898台。4月1日,SU7創始版第二輪追加開售,同樣秒售罄。

 

新能源汽車這周的主題詞,毫無疑問是小米。喜歡“台風口放風筝”的雷軍,在新能源汽車界刮起一陣“龍卷風”,其他車企聞風而動。4月1日愚人節當天,問界M7無征兆大降2萬元、小鵬G9現車限時減免至高2萬元、蔚來推出最高10億元油車置換補貼、極氪推出007增強版……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奮戰”在車市第一線的車企銷售,這一周可謂冰火兩重天。據《IT時報》記者了解,3月28日發布會當晚,就有小米SU7銷售員訂單過百,一夜提成至少5萬元,但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門店,客流量則有所減少。

 

1

小米SU7銷售員

人均訂單三位數

4月2日,汽車博主“孫少軍09”發布小米SU7上市72小時快報,稱該車均店累計大定1800~2000台,鎖單率35%~40%,退訂率40%,基本與雷軍透露的小米SU7大定破10萬,鎖單量超4萬的數據相符。

 

這一輪“破天富貴”讓小米汽車的銷售員接住了。

 

3月29日,SU7上市第二日,《IT時報》記者來到上海靜安大悅城小米旗艦店試駕。工作人員透露,28日當晚10點訂車系統開放後,店裡便湧來大量客戶,所有工作人員都忙碌至淩晨3點,人均訂單突破100單,“每單提成是500元”。這意味着,僅一晚的人均提成已破5萬元。


2.jpg

 

“我的選擇沒有錯。”與記者聯系的這位銷售員之前在某個BBA(寶馬、奔馳和奧迪簡稱)品牌4S店工作,首周生意的火爆也讓他對自己的選擇暗自慶幸,“小米招的第一批銷售,大多都有經驗、有資曆,以前在其他汽車品牌做過銷售。”

 

小米汽車官方小程序顯示,上海市包括小米之家及銷售服務中心在内共有六家門店,單店銷量破千,在小米SU7上市首月看來并非難事。

 

4月3日,記者從小米銷售人員處得知,MAX版本最為火爆,現在下定最快需等待6-7個月才能提車,“早定早提車!”這是目前銷售員給到消費者的統一标準回複。

 

2

其他品牌降價跟進

小米首周的熱鬧,暫時讓其他新能源品牌望塵莫及。

 

4月1日晚間,《IT時報》記者走訪特斯拉、蔚來、極氪等新能源汽車在上海市中心的線下門店時發現,相比小米汽車門店,這些展廳清冷一些。

 

3月發布新車的極氪剛剛結束銷售沖刺階段,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新款極氪001上市首月累計大定破3萬台,他所屬門店也賣了超百台,“極氪門店在上海有20多家,分流之下,單店百台也是個很不錯的數字。”

 

特斯拉在上海的門店數量也超過30家,一位銷售員坦承,分到每個人手裡确實沒達到人均百單,不過總銷量優勢明顯,但“今天(4月1日)的客流量确實比先前工作日少很多,應該有點受小米的影響”。


3.jpg

 

然而,車企顯然不會坐看小米獨領風騷。4月1日,多家車企相繼抛出降價優惠政策:AITO問界大賣的M7車型起售價降低2萬元至22.98萬元;小鵬G9緊跟問界M7,現車限時減免至高2萬元,補貼後現車售價變為24.39萬元起;極氪007推出後驅增強版,官方指導價為20.99萬元,變相降價2萬元;同一時間,蔚來也推出最高10億元的油車置換補貼,油車用戶置換蔚來新車,将獲得額外1萬元的選裝基金補貼以及價值約1.5萬元的其他權益贈送。


4.jpg

 

隻有特斯拉逆勢而行。自4月1日起,官方補貼取消,同時Model Y車型價格上漲5000元,“未來是否會降價尚不清楚,不着急用車可以等一等。”上述特斯拉銷售表示。

 

3

産能、售後将考驗小米

“營銷太過”。走訪中,《IT時報》記者也聽到有消費者如此評價小米SU7。

 

毫無疑問,小米汽車是目前為止營銷最成功的國産新能源車品牌。上市前反複被提及的“定價疑雲”,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而上市兩天裡“承包”的熱搜也顯示出輿論對其的關注度。就連360集團創始人、哪吒汽車投資人周鴻祎也在與哪吒汽車CEO張勇的直播中建議,哪吒應該向小米學習。

 

但是,随着4月3日車輛正式交付,小米SU7勢必迎來産能、質量、售後等多重考驗,一旦被質疑“營銷大于産品本身”,就很可能在輿論聲中“翻車”。至少從目前看,由于門店數量較少,客戶進店量已經超過門店承受能力。

 

3月29日,記者試駕當日,前來試駕及看車的消費者将旗艦店内兩輛SU7層層包圍。試駕等候區人頭攢動,一位試駕者告訴記者,自己已經等了1個多小時,“體驗感很不好。”大廳内不時傳出工作人員的大聲詢問:“還有哪位下定客戶還沒有體驗試駕?”場面一度有些混亂。

 

由于要求試駕的客戶太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隻能繞着靜安大悅城開一圈,“就得回來換下一位試駕者。”不到10分鐘,記者的首次小米汽車試駕便結束了,而且并未體驗到輔助駕駛等高階技術。“真正開放體驗還需一段時日。”工作人員表示。


5.jpg

 

還有一些看車的消費者更關注交付時間及售後服務。目前小米隻在上海松江區手拉手交付中心設立了一家門店,未來一段時間,上海地區的交付都将在這家店進行。浦東及浦西各有一家售後服務中心,可以提供部分售後服務。但從目前火爆的銷售情況來看,僅有的幾個售後服務點承壓不小。

 

截至4月3日,小米汽車App顯示,小米汽車SU7交付時間已經延長,部分訂單鎖單後排到半年左右,其中标準版預計13至16周交付,時間最長的Max版本則需24至27周。在産能布局上,小米汽車公開信息顯示,工廠分兩期建設,已經竣工投産的一期年産能規劃為15萬輛,二期工廠仍在建設當中,預計明年完工。

 

據此計算,如果銷量繼續保持目前的上升态勢,小米隻能不斷延期交付,産能爬坡仍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小米已與供應商協商要求提高産能。但被激活的市場會等小米嗎?如今,競品特斯拉Model3、極氪007等均有現車可提,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也早已走過“産能地獄”,小米SU7能否迅速越過“這道坎”,已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亦是後續消費者是否會選擇小米的重中之重。

 

不過,對雷軍而言,這或許是熟悉的戲碼。2016年,小米手機供應鍊遭遇危機,已經半退休的雷軍重出江湖,三番四次登門三星總部“拉關系”,最終轉機出現,小米手機一口氣走到現在。

 

如今,供應鍊問題再度擺上雷軍案頭,這一次,二度創業的“雷布斯”能順利踏過同一條河流嗎?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衆号vittimes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