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首頁
财經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觀察

3年虧損70億,IPO能否成為曹操出行的救命稻草?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4-05-09 19:21:21

字号

文章來源:博望财經 

文章作者:司凡星 


01.jpg

  

存量競争下,國内網約車市場“一超多強”的格局相對穩定。

 

滴滴一家獨大,其他網約車平台混戰争搶剩餘份額,在這其中,曹操出行背靠吉利,經過幾年的野蠻生長,已經由B2C模式向全業務轉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GTV(總交易價值)計算,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一直位列中國網約車平台前三名。

 

伴随着2023年國内市場經濟恢複常态,曹操出行2023年訂單量也實現大幅增長,态勢良好。4月29日,曹操出行也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拟主闆挂牌上市,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及廣發融資(香港)擔任聯席保薦人。

 

高歌猛進之下,硬币的另一面是,網約車整個市場盈利難、合規難、自動駕駛落地難,多重掣肘制約發展,無論是從市場環境、投資者情緒、還是公司業績各個視角,曹操出行的IPO的難度都不容樂觀。

 

01

 盈利難題何解?


作為中國網約車市場王者,滴滴上市不久就在美國退市,嘀嗒出行先後5次遞表最終艱難上市,哈啰出行也曾向美國進行IPO交表最終卻撤回申請。

 

難受資本青睐的背後,是網約車整個行業都盈利難的事實。

 

海外市場,美國Uber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經虧損近300億美元,且淨利率隻有3.4%。同時,印尼GoTo 2023财年的淨虧損達到57億美元,新加坡Grab2023年裁員超1000人,且還在持續虧損。

 

國内市場,據招股書顯示,如祺出行2021年至2023年底淨利潤虧損分别為6.85億元、6.27億元以及6.93億元,3年累計虧損額達到20億元。

 

曹操出行2021年至2023年的營收分别為71.53億元、76.31億元和106.68億元,盡管營收逐年增長,但是,2021年、2022年、2023年曹操出行年内虧損分别達到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

 

02.png 

三年時間已累計虧損約70億元,曹操出行也在招股書中提到,自成立以來遭受重大虧損,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或保持盈利。

 

曹操出行為什麼盈利這麼難?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中親農有限公司總裁支培元指出::“網約車企業面臨的盈利挑戰主要源于固定成本的高昂和市場競争的激烈。這些企業需要承擔司機招募、車輛購置與維護、平台技術支持等一系列固定支出,而為了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它們往往不得不通過提供折扣和補貼來吸引和保留用戶,這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換言之,高成本運營下的同質化競争,導緻企業溢價低、利潤有限。目前網約車入局者衆多,行業競争激烈,包括T3、高德、美團等在内的網約車平台都大手筆砸錢,通過補貼吸引用戶和司機。

 

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2023年營銷開支、行政開支、研發開支三項費用占比接近25%。重資産投入之下,曹操出行2021-2023年的毛利率分别為-24.4%、-4.4%、5.8%。

 

03.png

 

另一方面,頭部玩家在洗牌中已經形成馬太效應和競争壁壘,後來者并沒有太多逆襲的空間,而且國内網約車隻能依托高線城市帶動業績增長,下沉市場沒有更多的增量,對于投資者而言,想象空間很有限。

 

盈利難隻能另尋出路。近年來曹操出行一直在探索多元化業務,從布局無人駕駛到上手賣車,但目前依然還沒有濺起太多浪花,招股書顯示,其出行服務業務收入常年占比96%以上,依然是其營收支柱。

 

在如今的格局下,網約車運力趨于飽和,廣州、深證等多地網約車租賃公司倒閉,存量博弈下,車企隻能再次卷入價格戰,盈利魔咒難除,陷入僵局。

 

02

司機、乘客頻繁投訴,合規性考驗


除了盈利難題,曹操出行的經營管理問題也是豎在其面前的一座大山。

 

曹操出行CEO龔昕曾表示,曹操出行不一定是價格最低、叫車最快的平台,但一定是服務最好的平台。

 

但是,據博望财經了解,在黑貓投訴平台,曹操出行累計投訴已經達6827條,除了少部分來自司機投訴平台胡亂克扣司機費用,大部分都是乘客對路線、服務、價格、安全隐患的質疑,從服務不達标、亂收車費、霸王條款、客服踢皮球态度惡劣等等不一而足。

 

04.png

 

05.png

 

自稱服務最好,卻投訴不斷,打臉背後,是曹操出行規模化之下的合規性考驗。

 

今年以來,曹操出行多次被消保委點名,稱近期發現包括曹操出行在内的10個網約車平台普遍存在高速費收取告知不顯著、不充分、部分司機額外收取返程高速費、收取機場高速返程費的行業“潛規則”情況。高速費收取告知不顯著。

 

今年1月,上海消保委對10家網約車平台計程計時開展比較試驗時發現,110次計程計時中有30次計程誤差不符合規範要求,35次計時誤差不符合規範要求。

 

其中,計程、計時誤差不符合規範要求次數最多的平台均有曹操出行,計程誤差中,曹操出行不規範次數達到5次;計時誤差中,曹操出行達到6次。

 

此外,作為曹操出行主體公司,杭州優行科技共計遭遇行政處罰共計175筆,今年為47筆。

 

06.png 

事實上,随着國家相關部門對網約車平台的管理規範加強,自2022年以來曹操出行等網約車平台就已被多次反複約談,但是其仍然屢教不改。

 

從頻繁的投訴以及缺乏合規性的運營機制來看,曹操出行距離“服務最好的平台”似乎還有很大的差距。

 

03

現金流告急,上市輸血迫在眉睫?


在盈利難和合規性兩座大山的阻塞下,IPO變成了曹操出行的救命稻草。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短期債務及長期債務的短期部分分别為24億元、35億元、52億元,長期債務的長期部分分别為14億元、21億元、24億元。

 

在重資産模式且常年虧損的境況下,曹操出行隻能通過大量借款維持業務運營。

 

與此同時,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動負淨額分别為30億元、44億元、52億元。同期,經營現金流分别為-15億元、-11億元、1.36億元。

 

現金流告急,或許也是曹操出行選擇IPO的原因之一。

 

07.png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申請上市前,曹操出行已經進行過3輪融資,金額超48億元。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獲得吉利控股、相城金控等公司在内的38億元B輪融資,也是當時網約車出行企業獲得的國内最大額度單筆融資。

 

從估值來看,2017年A輪融資時,曹操出行估值為96億元,每股成本為30.75元;2017月12月,A1輪融資時,投前估值攀升至103億元,每股成本為30.76元;2021年8月,B輪融資時投前估值為170億元,每股成本為37.60元。從B輪融資至今期間,曹操出行網約車平台總交易額始終保持在中國前三,毛利率也實現由負轉正,這或許也是曹操出行申請上市的底氣之一。

 

此外,如果此次曹操出行順利登陸港股市場,那它将成為繼吉利汽車、沃爾沃、極星汽車、億咖通、錢江摩托、漢馬科技、路特斯科技、力帆科技後,李書福名下的第9家上市公司。

 

從早年的“蛇吞象”式吃下沃爾沃,入股戴姆勒,到将寶騰、路特斯等品牌相繼并入麾下,資本運作手段一直是吉利最擅長的,這也為曹操出行的上市奠定了基礎。

 

背靠吉利大樹好乘涼,B輪投前估值170億元,足以進入獨角獸級别。但是,在經營層面,曹操出行與頭部玩家的巨大差距不容忽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目前中國網約車行業的五家頭部企業占據了近九成的市場。其中,滴滴出行市場占有率超七成,2023年滴滴的總交易額接近于曹操出行的16倍,曹操出行2023年營收隻占到滴滴的6%。

 

盈利困局下的曹操出行,還需要更多時間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的能力。

 

一方面,網約車格局明晰,市場呈現明顯的馬太效應,如何恪守自己的市場份額不被蠶食成為曹操出行的關鍵問題。另一方面,整個網約車行業的增量空間正在逐漸縮減,多地監管部門陸續發出的網約車市場趨于飽和的預警,成長性待考。

 

END

 

從嘀嗒出行、如祺再到曹操出行,網約車企業正在迎來密集上市潮。

 

當一個行業中的相關企業密集“證券化”後,則反向證明該行業已經卷不動了,新茶飲如此、消費奶企如此、網約車亦是如此。

 

即便上市,也隻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重重考驗之下,如何強化自身造血能力以及運營管理服務、持續挖深護城河或許才是擺在曹操出行面前的真正考題。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