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首頁
财經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觀察

還不到6個月,GPTs黃了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4-06-25 16:28:12

字号

文章來源:矽星人Pro

文章作者: Jessica


640.png


上周,不少人發現微軟官網忽然更新了一條“GPT Builder 即将停用”的通知。宣布将從7月10日起終止對Copilot GPT的支持,并會在四天内把平台上所有已創建的GPT連同相關數據全部删除。

2.png

如此猝不及防,因為就在僅僅3個月前, GPT Builder 才被微軟打包進Copilot Pro服務正式推出。每月付費20美元的訂閱用戶可以根據特定需求,創建定制化的GPT聊天機器人來自用或分享。


對于剛上線就遭遇光速“停服”,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正在繼續評估針對消費者Copilot的可擴展策略,并優先考慮核心産品體驗,同時仍然緻力于為開發者提供機會。為此,我們将把GPT的重心轉移到商業和企業應用場景,并停止消費級Copilot方面的GPT工作。”


簡言之,試驗了幾個月,微軟現在得出結論,GPT Builder在消費端并不算一個可行的産品。盡管公司全力推進Copilot等AI項目,也隻會在其具有現實商業意義時予以支持。


處境一樣尴尬的還有Copilot GPTs的“本體”、相同産品邏輯的ChatGPT 版GPTs和GPT Store。


随着GPT-4、Sora、Voice Engine、GPT-4o引發一輪又一輪的讨論熱潮, OpenAI百寶箱内爆款頻出, GPTs逐漸成了那個隐身在後,極少被人提及的名字。但人們也還依稀記得它的盛大出場——那個被視為具有劃時代意義,可能改寫整個AI行業的矽谷的冬天 。


出道即巅峰,卻是昙花一現?


去年11月6日的OpenAI開發者大會上,奧特曼首次向全世界介紹了GPTs的概念。用戶無需任何編程知識,僅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和上傳知識庫,就能輕松定制自己的個性化GPT。


GPTs具備多模态功能,支持外部數據源擴展和API集成,還可以發布到即将上線的GPT Store參與社區共享和營利。奧特曼信心滿滿地描述着GPT Store類似App Store的搜索、分類和推薦機制,并親自演示了如何在幾分鐘内構建一個完全版的「創業導師」聊天機器人。

3.png

一夕之間,擋在普通人面前的技術壁壘被推翻,「開發者」一詞被重新定義,更有無數AI創業公司慘遭血洗。人們看到了OpenAI試圖效仿蘋果和谷歌,打造一套完整開發者和用戶生态的野心。彼時“變天”、“炸裂”、“颠覆”還未成為常見詞彙,那場發布會被江湖形容為 “OpenAI的iPhone時刻”。


始料未及的是,一出狗血宮鬥風波打亂了GPT Store的發布節奏。導緻原定去年11月末上線的GPT Store今年1月10日才終于對Plus用戶開放。與此同時, GPTs使用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使用大翻車,開發者不滿,GPTs涼了


憑着親民的技術要求,GPTs迅速吸引全球大量AI愛好者湧入。截至今年1月底,用戶創建的GPTs已超過300萬個。


但也正是由于創建門檻低,大家發現隻用簡單prompts調出來的定制GPT,體驗其實和直接對話GPT-4沒太大差别,甚至還是個“低配版”:它不能适應知識庫、容易分心和産生幻覺;不能100%遵循自定義指令,反而 “在ChatGPT界面得到的回答效果要好5倍”;本質相當于基礎RAG平台,卻最多隻能傳10個文件,未能提供向量數據庫調用等功能。而且容易實現也就意味着容易被替代,幾百萬個GPTs同質化嚴重、良莠不齊,真正優秀的卻少之又少。


相比起來,人們還不如使用一個足夠強大、靈活且通用的AI助手來滿足各類複雜需求。據Sametime Web數據顯示,2月份GPTs訪問量僅占ChatGPT網頁端的1.5%。自GPT Store開業以來,每周用戶流量也已趨于平穩。

4.png

更嚴重的是一些獨立GPTs顯露出的安全隐患。許多用戶都在X表示,自己僅通過幾輪對話誘導,就能從GPTs下載原始知識文件,存在數據洩露風險。


比如有人從薪酬比較網站Levels.fyi的GPT輕松獲取了作者上傳的「2021年美國各大科技公司崗位薪酬」數據表格。還有人直接套出OpenAI 16個官方GPT的源提示。普通用戶複制粘貼prompts,再搭配幾個知識庫文件,就能瞬間複刻。

5.jpg

來到開發者這邊,也是怨聲載道。


一方面直至5月13日OpenAI春季發布會前,都隻有付費用戶才能訪問GPT Store,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GPTs的用戶增長潛力。而且由于OpenAI後台提供的用戶數據分析功能不足,在一個數據驅動決策的世界裡,創作者們無法得到充分洞察,很難吸引到新用戶。


Hintloop創始人Kirill Demochkin說,在他分析的超過36000個定制聊天機器人中,隻有5%的GPTs每天有150到500個活躍用戶,絕大多數每天隻能吸引一到兩個用戶。


另一方面是新創作者在GPT Store的可見性問題。雖說全民可參與,但其實商店的當前設置令GPTs的新人創作者們很難獲得關注。每個類别下隻能展示OpenAI的官方推薦排列。社區紛紛喊話OpenAI可以學學 TikTok,采用類似的大數據推送或發現方式,讓新創作者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


除此之外,最大的問題在于OpenAI模糊不清的貨币化政策。早在開發者大會上,奧特曼就承諾發布GPTs會産生實際收入,卻一直停留在畫餅階段,沒有公布任何支付規則。大家分不到錢,自然就缺乏動力構建高質量應用。


到3月底,眼看GPTs快要“涼涼”,OpenAI不得不緊急決定與小部分美國開發者合作,基于GPTs的使用情況發放相應獎勵。目标是“創建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态系統,讓開發者的創造力和影響力得到回報”。至于更具體的獎勵細節,OpenAI并未披露。

6.png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penAI 董事Adam D'Angelo打造的AI 聊天平台Poe。同樣的創作者經濟模式,Poe不僅更早付諸行動,發展出一套清晰完善的「變現計劃」,還将适用範圍擴展到包括中國香港在内的23個國家和地區。

在Poe,創作者可以通過設定聊天機器人付費牆和每條信息的價格來獲取收益,也能靠拉新把每份訂閱多達50美元的激勵收入囊中。Poe貼心地講解了收益計算方式、如何設置收款和獲取更多轉化的攻略。當初傳言Adam D'Angelo因為被奧特曼端了飯碗而大怒,誰成想Poe大路越跑越通,GPTs倒是跪了。

7.png

盡管後來為了力挽狂瀾,OpenAI推出直接在對話框中艾特GPTs的炫酷功能,讓300萬聊天機器人“為你打工”,但先找到特定GPTs對話,下次再艾特,從下拉菜單選取,再輸入指令——明明一個ChatGPT就能辦的事兒,非要把操作線程折騰得更冗長,恐怕真正使用的人寥寥無幾。上個月,OpenAI宣布對所有免費用戶開放訪問權限,但這似乎也救不動了。


為啥GPT Store成不了App Store


承載着奧特曼和OpenAI的野望,從驚世駭俗的登場,到光環褪去的落寞。起碼到目前為止,GPTs 并未成為它預想中的樣子。


OpenAI的頂級研究人員曾表示,LLM可能成為一種操作系統,類似于蘋果的iOS。然而無論是iOS還是安卓,它們早期的熱門應用包括視頻遊戲、導航地圖、社交媒體、浏覽器工具等等,都是功能鮮明且易于使用和理解的服務。但早期生成式AI驅動的應用通常沒有那麼直觀,大多數人也并未形成依賴聊天機器人來創建圖表、計劃旅行、解數學題的習慣。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 App Store和Play Store的成功也受益于它們是iPhone和安卓手機的一部分。運行在消費者離不開的電子設備上,本就擁抱了海量用戶基礎。反觀ChatGPT雖然已積累了1.8億用戶,實屬了不起,但對更多普羅大衆來說仍是一個新奇事物。無怪乎奧特曼一直不放棄進軍AI硬件的計劃,試圖搶先攻下這片生态高地。

8.jpg

不過,GPTs和GPT Store折了也絲毫不影響OpenAI的賺錢能力。The Information近日報道, OpenAI在過去六個月内的年化收入已翻倍達到34億美元。2023年底這個數字還是16億美元,去年夏天同期為10億美元。而Anthropic的計劃是到今年底實現超過8.5億美元的年化收入。加拿大競争對手Cohere在4月份年華收入計算僅為2200萬美元——OpenAI仍然斷崖式領先于同行。


在OpenAI這34億美元中,有32億來自于ChatGPT訂閱服務以及軟件開發人員通過API訪問其模型的費用。由于這些模型部署在微軟雲端,微軟會從中抽成。OpenAI 也會從微軟向其Azure雲客戶銷售的OpenAI模型中獲得部分收益。據奧特曼告訴員工,按年計算,這部分收益現在約為2億美元,隻占微軟從該業務中産生收入的20%。


而今微軟砍掉面向消費者的Copilot GPTs專心搞企業級,與OpenAI自己的業務路線也不謀而合。今年以來,OpenAI首席運營官Brad Lightcap曾多次公開表示公司正在着力探索更多to B模式,包括企業級模型的全方位定制化服務。


對于GPTs,則更像一款AI時代的試驗品。它曾淘汰了初代GPT插件,也創造過轟動全球的美麗暢想。而今雖倒猶榮,說不定一百個GPTs倒下,一千個别的什麼又會站起來。


參考資料: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0745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s-annualized-revenue-doubles-to-3-4-billion-since-late-2023?rc=iczwj4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