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0月10日的大跌後,上周美股大市仍然在區間之内,三大指數均在20天線附近徘徊,難言已企穩20天線。事實上,上周五又迎來了一個TACO,算是給了大家一個喘息的空間,不過仍未重上上周四地區銀行「爆雷」前的高點。港股方面,恒指明顯地比美股大市更弱,不但顯著低于20天線,其實亦已經跌穿了50天線。不過,上周五的TACO後,夜期已大幅反彈,算是比較好的消息,但星期一高開的話,有一定機會被資金減倉拖累,畢竟技術上仍偏弱勢,而且早前亦已累積一定升幅。預計短期内來回波動的情況還是比較高。


單看指數其實未能完全反映市場狀況。我們還需要看看市場領先股的表現。以Mag 7為例,除了Alphabet (GOOGL) 及特斯拉 (TSLA) 以外,全數均在20天線以下,亞馬遜 (AMZN) 及Meta(META) 更是早已低于50天線。AI的領軍者英偉達 (NVDA) 遇到TACO的反彈亦是無力,即使上周五又TACO了,股價仍是處于10月10日的低位。
至于Mag 7以外,其他強勢股也出現疲軟的情況,像強勢多時的Robinhood (HOOD) 、Applovin (APP) 、Reddit (RDDT) 、甲骨文 (ORCL) 、Opendoor Technologies (OPEN) 等等基本上出現了頭部的特征。
資金在近幾周,幾乎都隻集中去炒作最投機性、最不賺錢的那些公司,象是稀土股、量子計算機股、核電股,如MP Materials (MP) 、Ionq (IONQ) 、Rigetti Computing (RGTI) 、Oklo (OKLO 。當中還有一些根本就是細價股,Critical Metals (CRML) 、Trilogy Metals (TMQ) 。而他們本周都有集體回落的迹象。
我們可以看到回調的情況已慢慢擴散,由大型股,到中型股,到細價股,以及到最投機性的主題股。基本上,全數都已轉弱。當然,不是所有股票都弱,像美國超微公司 (AMD) 和英特爾 (INTC) 就不弱了,但是就整體而言,你可以看到轉弱勢頭已開始擴散。
這還未數到加密貨币。自從10月10日曆史最大額爆倉日後,一直保持下跌趨勢。值得留意的是,為什麼10月10日後被稱為「數碼黃金」的比特币沒有做到避險作用,反而黃金卻是自當天起就直線上升?
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大概是加密貨币的投機性質。買賣加密貨币的投資者幾乎一直習慣被販賣夢想,不停抛出某個不可思議的數字,而最終又真的達到,以緻他們即使在風險管理上比較寬松,也沒太大問題。久而久之,有一些賭性最重的人不知不覺就會過度杠杆,而加密貨币又容許使用大比例杠杆時,這個時候一遇上黑天鵝事件,加密貨币便沒險可守,更遑論避險。
一般熱衷于投資加密貨币的投資者,倉位除了比特币外,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币,當中有一些更是欠缺流動性。換言之,那些欠缺流動性加密貨币會被迫在極差的價格平倉,有機會導緻整體倉位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連帶比特币倉位都一起被強平,這樣火燒連環船地導緻整體大跌。
一直以來,黃金在寬松預期的情況下都有較好表現。象是2008年及2010年的QE,直至2013年縮減買債預期而開始回吐。2020年的QE,黃金全年也上升了約25%,但與此同時,比特币在2020年全年約上升超過300%。對比之下,比特币明顯比黃金強太多,因此那時愈來愈多人認為比特币已取代了黃金。
可是,他們卻忽視了作為避險作用,黃金的避險功能其實并沒有變差。比特币在2020年的大漲取決更多在風險因素而多于避險因素。事實上,在2022年緊縮時,比特币大跌接近80%,但黃金從高位回落到低位也隻是20%左右。跟一個會大跌接近80%的資産比較,黃金自然是更穩健的避險資産。
現時,貨币貶值、美國債務過于龐大、風險資産泡沫化、政治局勢難言穩定下,避險需求有增無減。作為仍是最佳避險資産的黃金,自然水漲船高。加上國家級别的持續買入,穩健性遠超加密貨币。Ray Dalio甚至稱黃金開始取代美國國債成為無風險資産。因此,如果隻從避險角度,黃金也許并沒有被比特币取代過。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根據比特币的「4 年周期定律」,其實将在今年10月份到達本周期頂點,恰好剛剛就出現了爆倉事件。因此,不久的未來或許就會看到黃金繼續上升,而加密貨币下跌的情況。
另一個更有趣的事是,原來經過今輪黃金的上升後,黃金ETF (GLD) 自于2004年11月推出以來,其793%的總回報已超越了标普500指數ETF (SPY)的722% (含股息再投資)的總回報。GLD從2017年起一直落後于SPY,但今年證明了所謂「避險」資産其升增能力甚至比有股息的指數投資更好。

宏觀邏輯上,黃金應該仍然有能力是持續向上的。不過,也不代表可以完全避免短期震蕩,尤其是目前黃金交易開始擁擠,慢慢有了點「迷因資産」的味道的時候。已故知名投資人Jim Simons曾說過一個有關黃金大升後見頂的故事,那時人們正是在金鋪排起隊來,把金器拿去回收。而筆者早幾天經過老鋪黃金 (06181.HK)也看到很多人在排隊,不知道是買金還是賣金,情景好像似曾相識。不過,今天國家級大戶仍然在買金的情況下,例如中國央行已連續第11個月購買黃金,黃金繼續收入大戶袋中,好像又不用太擔心?
總括而言,大市有點轉弱的勢頭,壞消息亦開始愈來愈多,象是中美關系、美國地區銀行「爆雷」、更多機構指出AI有泡沫等。而且,美股估值目前也偏高。可以看到,即使要大市下跌不會欠缺催化劑。當然,現時美股的大型科技公司的産品出色,護城河夠深,兼具優秀的獲利能力及成長潛力,難言它們不能撐起偏高的估值,更何況AI改變世界的願景亦未有改變,所以也不能說大市已經不能再升。黃金方面,則是已經有點擁擠的味道,但宏觀邏輯上沒改變,仍然是優秀的避險資産。
因此,既然高風險股票轉弱,而黃金處于熱熾的情況下,接下來資金要流動的話可能就會繼續在黃金類或流向防守性較強的公用股或收息股上。象是中國神華 (01088.HK) 、廣深鐵路股份 (00525.HK) 、粵海投資 (00270.HK) 、港鐵 (00066.HK) 、煤氣 (00003.HK) ,這些最近也表現不錯。大家可以多加留意,暫時以穩健為先。黃金方面,則可繼續留意紫金黃金國際 (02259.HK) 、招金礦業(01818.HK) 、靈寶黃金 (03330.HK) 、中國罕王 (03788HK) 、黃金ETF-SPDR (GLD)等等。

撰文:黎家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