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10月09日  星期四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公司

OMS能源︰走進全球能源設備産業核心的蛻變啟示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5-10-09 12:12:09

字号

在石油與天然氣設備制造領域,要跨越周期、打破慣性談何容易。産品生命周期漫長、采購體系僵化、國際競争激烈,要打破固有框框,每一步改革都是寸步難行。

 

然而,地球上總是有排除萬難,用堅毅精神和不懈努力打破框框的先行者。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亞洲能源産業中已悄悄出現了一個令業界刮目相看的先行者。一家曾被日本母公司放棄的油氣田工程裝備制造企業,憑借着管理者的決心和系統性重建,從瀕臨倒閉的邊緣走上納斯達克交易所,成為全球能源裝備領域的新核心力量。

 

這家企業,就是OMS Energy Technologies Inc. (納斯達克代碼: OMSE)

 

說起OMS能源的成長軌迹,幾乎是現代工業企業蛻變的縮影。這段經曆與博通(Broadcom)創辦人陳福陽和英特爾(Intel)前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相似:來自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峇株巴轄市的一位小鎮工程師,将大型集團的附屬單位發展為獨立上市的國際制造商,為全球最大産油商們供應先進的油田工程特種設備。

 

How Meng Hock(中文翻譯︰候明福)的帶領下,OMS能源的企業精神顯得既穩又銳。候先生既擁有工程師的精密思維,亦具備創業者的執行果斷。他秉持着「腳踏實地、意志堅定、胸懷全球」的信念,展現了亞洲企業家領導力的新面貌。

 

在短短數年内,它從一個方向不明的附屬部門,發展為以增長驅動、全球布局的油田工程特種裝備制造企業。打了一場漂亮翻身仗的OMS能源,截至2025630日持有7,580萬美元的在手現金,2025财年淨利達4,700萬美元。

 

然而,OMS能源目前卻在隻有3倍市盈率的水平交易。在全球能源裝備産業中,這樣的低估值不僅具有顯著吸引力,較平均15倍至20倍的行業市盈率呈大幅折讓,亦為投資人留下了極具防守性的「安全邊際」。

 

image 

 

一場收購自救的逆襲

 

回到2020年,OMS能源還是日本住友集團(Sumitomo)旗下的子公司。那時的它,全年營收僅有5,600萬美元,利潤連年下滑,訂單持續流失。多年累積的結構性問題與上級管理層掣肘,讓這家原本為油氣上遊産業提供特種裝備的公司陷入困局。關廠,似乎成了唯一選項。

 

然而,對于身處内部、工程師出身的管理者來說,放棄并非最後的答案。從基層工程崗位一路升任到高層的How Meng Hock深知,OMS能源的技術底子尚在,隻是被官僚架構層層束縛。在20236月,他聯合數名合作夥伴做出了一場幾乎無人敢試的冒險,以200萬美元的價格從住友集團手中全資買下這家命懸一線的企業。

 

這個收購價在資本市場微不足道,也反映了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卻象征着一次真正的「從零再造」。事實上證明,這家公司蘊含了巨大的潛在價值,隻是未遇上釋放其潛力的「伯樂」。

 

可以說,這筆買斷自救的初衷,不隻是資本賭局,更是一場拯救。How Meng Hock後來回憶時坦言:「那時最重要的不是利潤,是讓600多名員工保住飯碗延續生計,更是守住一個産業生态。我們相信公司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但必須迅速行動。

 

誰能料到,這家五年前還岌岌可危的企業,如今已以遠超當年收購價的估值,于2025年登陸無數企業夢寐以求的納斯達克交易所。

 

擺脫體系,光速重建

 

不到三年的時間,OMS能源如何達成今日的成就?

 

脫離大型集團的官僚式管控後,OMS能源幾乎是在「裸泳」中重建,徹底脫胎換骨。管理團隊迅速啟動重組、優化營運架構、投資新設備,并重新聚焦在高技術含量的核心領域。

 

image 

 

 

該公司将資源集中投入在油氣上遊最關鍵的兩類産品——地面采油井口系統(Surface Wellhead Systems, SWS)與油井管材(Oil Country Tubular Goods, OCTG)。這兩項系統性産品決定了油氣開采的安全與效率,技術要求極高。OMS能源的設備可承受極端高溫高壓、抗腐蝕與抗磨損,性能出色,也通過了美國石油學會(API)與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的雙重認證,意味着其解決方案可滿足全球勘探生産運營商的嚴格作業标準。

 

不僅如此,OMS能源也為業界提供大型焊接專用連接器,應用于海上鑽井平台、自升式平台與超深海作業,其地面井口與「聖誕樹」系統亦是依照API 6A标準設計,用于精準控制油氣流量與壓力,确保作業安全與生産效率,是任何上遊作業命脈所在,可靠性與精準度容不得半點分差。

 

「就近策略」布局:在地制造、全球協作

 

OMS能源的布置早已超越産品層面的工程制造。在這個以物流效率、本地合規與實時技術支持為決定勝負的關鍵的行業中,地理位置和距離成為企業最重要的競争力之一,而這正是OMS能源脫穎而出的核心所在。

 

該公司采取「靠近客戶」的産能布局,現已在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文萊與新加坡建立營運基地,緊貼主要油氣生産區。高度本地化的網絡,使OMS能源能快速響應客戶的定制化需求、縮短交付周期,并維持與客戶的長期技術協作。

 

目前,其客戶名單幾乎囊括全球頂尖能源公司,包括了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殼牌(Shell)、雪佛龍(Chevron)、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哈裡伯頓(Halliburton)TechnipFMC等。

 

透過這種深度嵌入式合作OMS能源逐步從晉升為客戶生态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戰略夥伴。如今,該公司的産品不僅活躍于亞洲與中東,也延伸至北非與西非,進一步延展其全球能源市場版圖。

 

登上納斯達克,迎接全球新機遇

 

僅僅23個月内,How Meng Hock與夥伴們的這場冒險,迎來了全新篇章。

 

在管理層買斷不到兩年後,OMS能源于20255月,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挂牌上市。這次上市,不隻是企業重生的象征,還是一次戰略性布局。藉由資本市場,公司強化了資産負債表,擁有7,580萬美元現金在手,同時也為未來承接大型項目提供财務擔保能力,為進一步拓展中東與非洲市場奠定基礎。

 

如今,能源安全已是全球焦點,新一輪上遊投資正悄悄加速。無論是老油田的延壽開發,或是新興産區的深層勘探,高性能井口系統與管材的需求都在擴大。 OMS能源恰好處于這一結構性成長周期的交叉點:它既擁有長期累積的技術信譽與穩固的客戶關系,又具備新興企業的靈活擴張力與本地化布局優勢,已做好充分準備把握這一成長機會。

 

從峇株巴轄市走出的工程師,到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企業領袖,How Meng Hock帶領OMS能源完成了一場令人拍案叫好的企業自救。他證明,傳統工業企業并非注定被時代淘汰;隻要敢于釋放創業精神與執行能力,依然能在成熟産業中重塑競争優勢,開創新的無限可能。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