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珍島集團Marketingforce邁富時在香港市場上市以來,截至今日收盤價格為82.75港元,而最高價格見于上周三的88港元,這個價格距離IPO價格已經接近翻倍。
如此迅猛的漲勢,在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收益同時,也引來不少質疑之聲。總體上圍繞着三大方面,第一是公司的PS估值偏高,第二是市場格局分散、競争激烈,公司的優勢并不明顯;第三在于盈利前景不明朗化。
在當今時代,AI技術正處在深刻賦能千行百業的曆史轉折點,以舊式邏輯去看待上市公司以及股市,從而得出悲觀的結論,這反而是一種有風險的思維方式和決策行為。
本文立足于發展的眼光,旨在通過深入分析,展現該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與廣闊潛力,為投資者提供更為全面、客觀的參考。
質疑1:估值太高
Marketingforce屬于新股,尚處在為盈利階段,估值模式應當采用對于科技初創企業普遍适用的PS(市銷率)模型。
根據公司招股書信息,公司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為12.32億元人民币。(如下圖)
而根據沙利文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SaaS營銷及銷售解決方案市場的增長速度在2022至2027年的複合增速為29.3%。(見下圖)
由于公司是SaaS營銷與銷售解決方案市場的頭部公司,因此增長率有望高于行業平均。但依然取29.3%的行業增速,則公司2024年的收入有望達到15.92億人民币。按彙率換算,約等于17.13億港元。
目前截至進入收盤,公司市值為194.6億港元。按照17.13億港元的forward收入去計算,PS是11.36倍。這個數字并不是目前市面上傳言的14倍PS。
11.3倍PS是什麼概念?
作為美國SaaS龍頭企業Salesforce的PS,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PS為8倍左右,牛市時可以達到10倍甚至更高。而市場低迷時期在5倍左右。
考慮到美國SaaS市場的成熟性,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龍頭公司Salesforce依然可以有8~10倍的PS。而對比之下,中國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成長空間巨大。随着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SaaS服務的需求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龍頭企業Marketingforce公司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實力、豐富的産品線和廣泛的市場覆蓋,有望在未來幾年内實現高速增長。因此,Marketingforce公司11倍左右的PS估值是合理的。
質疑2:競争激烈,優勢不明
市面上對Marketing Force公司的另一個質疑是競争環境激烈,講的是營銷與銷售SaaS解決方案這個市場。所列舉的論據是市場高度分散,龍頭公司的市占率僅為2.6%。
因此,結合前文提到的每年29.3%的複式增長率,以及頭部公司市占率僅為2%左右的格局來看,目前中國銷售與營銷SaaS解決方案市場還處在相當早期的發展階段。
如果參照已經比較成熟的美國營銷與銷售SaaS解決方案的市場格局來看,龍頭公司的市占率在23%左右,第二道第五名公司的市占率集中在5~10%。
如此市場格局,并不存在all-or-nothing這種強壟斷效應,例如GPU芯片的英偉達、代工的台積電、以及光刻機的ASML等等這些領域。但是,在營銷SaaS這個市場中,未來的競争與并購的驅動下,頭部公司們的市場份額增長到10%上下,是大概率的情形。
現在,雖然Marketingforce相較行業第二和第三的優勢比較微弱,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作為目前營銷SaaS行業的龍頭,公司的市占率和營收都會大幅增長。
雖然營銷與銷售SaaS在中國目前仍然是一個新事物,但中國有着13億人口,消費市場龐大。當投資者懷有一定信心,積極地去觀察這個市場與其中的交易機會,将會捕捉到未來的無限前景與可能性。
質疑3:盈利前景
市面上對Marketingforce的第三項質疑是未來盈利前景。但根據招股書來看,公司的盈利前景還是可期的。
首先,公司的營收自2021年到2023年,累計增長幅度為40%,而公司毛利在對應期間裡增長幅度為48%。說明服務成本的增速低于營收。這是規模效應開始出現的苗頭。
此外,三費中,銷售與分銷開支在過去三年裡增幅為15%,行政開支增長為18%,研發開支最多,為30%,但這三者增長速度都明顯低于營收。說明公司的控本增效成果是顯著的。
這些都還隻是往期數據。
目前公司積極推進AI人工智能轉型,未來會将更多的工作量用AI去消化。當然,這在初期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研發投入,但随後爆發出來的AI降本效應會非常強大。
除了降本增效之外,AI賦能将在許多領域提升公司作為營銷與銷售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實力,也就是說,可以更好地賦能客戶,形成粘性,增加商業價值。舉例來講,AI可以在客戶識别、市場調研、策略生成等衆多領域賦能客戶。
具體來看,例如客戶識别層面,Marketingforce的AI技術通過圖計算、數據比對和自然語言處理(NLP)等手段,為品牌提供強大的支持。通過One-ID系統,将用戶在不同平台上的身份統一為超級ID。
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清洗客戶數據,還能精準識别客戶信息,使企業能夠鎖定目标人群,并利用數據整合技術形成動态業務屬性集成。使得企業不僅能夠掌握用戶的基本屬性,還能基于動态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和服務。
在市場調研方面,Marketingforce利用信息抓取技術,從互聯網多平台上收集相關數據,采用自有的Tforce模型,開展市場洞察和用戶分析。
Tforce模型是一種專注于營銷的大型數據模型,專門針對市場洞察和營銷策略優化,幫助企業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了解行業趨勢、熱點話題、競争對手情況以及其他品牌的發展狀況,做出更精準和有效的決策。
至于策略生成,Marketingforce邁富時不斷進行A/B測試。例如,在一場營銷活動中,Marketingforce邁富時會創建兩種測試模型進行比對。根據每種模型的轉化效果和實時動态結果,選擇最優的執行方案。通過這種方式,Marketingforce邁富時确保了每次營銷活動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從而提高整體營銷效率。
結語
三年疫情對香港乃至中國經濟至為深遠的影響,莫過于對預期的改變。對于許多人來講,在2019年如同吃飯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和想法,到現在已經恍如隔世。曾經滄海難為水。
對于國家而言,被迫中斷的産業結構升級、消費升級、以及企業和商業的數字化轉型,雖然在大衆的視野中似乎已經消失,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大量的企業與有志之士,仍然在這諸多領域上下求索。
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浪潮洶湧澎湃的當下,對于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的中國雲計算、SaaS、甚至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先進制程芯片等行業,其巨大的市場潛力正逐漸顯現,并将随着時間的推移愈發令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