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IPO

千億自免藥物賽道第一股 荃信生物(02509.HK)手握重磅藥值博率高

來源:亞軒 時間:2025-03-13 19:45:25

字号

全球醫藥市場兩大賽道,一是腫瘤醫藥領域,二是自身免疫醫藥領域。衆所周知,2023年在全球十大暢銷藥品中,自身免疫藥物(以下簡稱「自免物」)領先地位僅随腫瘤藥,合共占了三款,數量與腫瘤藥持平,充分反映自免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性。

 

在中國市場,自免藥物市場正剛起步,預期未來幾年的發展增速将高于腫瘤藥市場,論規模空間計更是幾何級數的擴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指出,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是僅次于腫瘤的全球第二大治療領域,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達1,875億美元但目前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較低,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據獨立機構市場研究報告預測,中國自免疾病藥物市場于2025年将達至6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7.4%,并于2030年達到199億美元。

 

誠然,相對于緻命的癌症,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緻命率較低,但由于後者是長期病症,就患者而言,對其生活的滋擾甚大,對藥物依賴性高。然而過去多年,中國自身免疫藥物市場發展滞後,原因衆多,包括檢測市場發展在疫情下受到幹擾,新冠疫情令不少獨立醫學實驗室(ICL)企業把精力放在新冠檢測上,因而令自身免疫疾病檢測有所落後。其次是病患者對自身免疫疾病的認知度不高。加上患病者沒有實時的重大生命危險,令患者往往疏于防範及時就醫。

 

在上述大環境下,藥企在自免藥物的研發投入上遠低于腫瘤藥物。正因如此,一些矢志于自身免疫藥物市場發展的藥企憑借過去多年的深厚研發積累,令其大幅領先同業,甚至大藥廠,形成了高大深的行業壁壘。此不可不察。

 

基石投資者占比高 突顯投資信心

根據市場公開信息顯示,正在招股的荃信生物(02509.HK)自身免疫藥物研發領域擁有豐富廣泛的自主研發藥物管線,覆蓋多個熱門靶點。據了解,荃信生物已憑借先發優勢占據了自免藥物第一股的領導位置,并已建立了若幹研發的稀缺性:

 

第一, 荃信生物擁有豐富的獲批IND(新藥臨床試驗)藥物數量。荃信生物是國内自免及過敏領域管線布局最全面,并且整體開發進度最領先的公司之一。其中,核心産品QX005N已有7個适應證獲批IND,是國内獲得IND默示許可最多的IL-4Rα抗體藥物。另外,公司亦有多款藥物進入三期或即将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這進一步顯示公司将在未來一至三内年陸續取得商業化碩果。

 

第二, 從公司目前的靶點布局來看,荃信生物亦是國内唯一一家在白介素靶點上進行全覆蓋的生物藥企,包括IL-4RIL-17IL-23IL-33IL-31R等,打造了專注于自免疾病譜的産品集群,且相互之間形成協同效應,長遠可為自免病患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醫藥方案。

 

從上可見,荃信生物已自行打造了高大深的自免創新藥物市場準入壁壘,後來者要入場趕上并不容易。再者,尤其要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相對較發達國家市場為低的滲透率将為藥企帶來巨大商機。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荃信生物這次IPO已與健鑫醫藥、華東投資及蜂投資本訂立了基石投資協議,健鑫醫藥、華東投資及蜂投資本将分别認購1500萬美元、500萬美元及500萬美元的發售股份,總額占到預期公開發售淨集額逾90%。而上市前投資人的禁售期則為一年。這都充份顯示了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

 

根據荃信生物的招股書顯示,盡管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構成全球第二大治療領域的疾病,但中國的市場開發仍顯著落後。于2020年,盡管中國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患者總數超過4.2億人, 而美國則為1億人,但中國于2020年的自身免疫及過敏性藥物市場規模為美國市場的 7.5%。于2022年,自身免疫及過敏性藥物的全球市場規模為1,875億美元,而中國的自身免疫及過敏性藥物市場規模僅為90億美元。此外,生物藥物主導發達市場,但其在中國的滲透率仍然較低。于2020年,生物藥物占美國自身免疫及過敏性藥物市場的 60%以上,但在中國市場僅約為10%。估計2030年中國的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藥物市場将增長至415億美元,自2022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1.1%,生物藥物占比增至約 60%

 

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加上有利的行業政策,為荃信生物創造了最大的增長動能。

 

國際巨企先行 但進口替代将成就後來者

在目前中國自免及過敏藥物市場,基本上是國際藥企的天下。公開資料顯示,諾華及賽諾菲的多款自免新藥近年均通過進入醫保目錄成為市場空白領域的最大受惠者,銷售收入快速增長。不過,随着中國藥企在此領域的布局日益成熟,自主創新的自免藥物實現商業化,進口替代政策将成為市場最大增長動力。

 

緊随國際藥企加強市場教育以催谷銷量,消費者對藥物療效的認識日深,将有利于中國創新生物醫藥企業可以更短時間内進入醫院及藥店終端市場。荃信生物已聯手華東醫藥為後續的醫院及藥店終端市場開發進行鋪墊。目前,華東醫藥擁有廣泛的銷售網絡覆蓋國内超過3,000家三甲醫院和超15,500家二級及以下醫院,整體目标醫院覆蓋率超過90%,可以确保産品上市後快速進入目标醫院進行處方銷售。

 

截至目前,公司已布局9種适應症豐富及差異化的産品管線。其中6種處于臨床階段。涵蓋了自身免疫和過敏性疾病的四個主要領域,即皮膚、風濕、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其中,商業化進程最快的産品QX001S,是首個在中國提交BLA的國産烏司奴單抗生物類似藥,且極有可能是在中國首個獲批的烏司奴單抗生物類似藥,先發優勢明顯。

 

據了解,烏司奴單抗(喜達諾®)2023年全球銷售達108億美元。目前中美華東為QX001S的商業化合作夥伴,于20237月提交BLA計劃2024年第四季度商業化。憑借中美華東強大的商業化能力和成熟渠道,産品成功上市後有望為公司帶來持續的收入。

 

公司的兩款核心産品QX002NQX005N均為自開發。QX002N先期臨床試驗已顯示出良好療效,并20239月啟動III期臨床,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成。QX005N已獲得七種适應症批準,是中國IL-4Rα靶向候選藥物中适應症最多的藥物并于今年1月獲授治療結節性癢疹的突破性療法資格認定,是首個由中國公司開發并在中國臨床試驗的候選生物藥物,擁有卓越的臨床效益。

 

與此同時,生産和商業化方面,公司擁有成熟的商業級規模内部生産能力能有效支持公司的的臨床及商業藥物供應。基于QX001S有望今年獲批BLA且明年大舉進入市場,疊加未來三年内QX002NQX005N亦很大可能陸續實現商業化,建議趁IPO押寶,收獲這家中國創新自免藥物第一股。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