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節産品領域中,港股上市的多家頭部企業均取得佳續,其中愛康醫療(1789)再次成為大赢家,整體中标份額達約15%,繼續領跑其他同業。國泰君安在最新研報中表表,公司在關節國採續約中的中選結果積極,标内業務有望迎來強勁複蘇,維持2024至2026年預測EPS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38.2%,維持“增持”評級。
關節國採于2021年首度落地,不少頭部企業當時都有所保留,其中愛康醫療雖然在過程中取得不俗的中标成績,但标後并未能完全理順渠道端的銷售。這主要由于公司採用保中标的報價策略,中标價相對較低,留給經銷商的利潤空間較少,在與其他廠家的競争中受到低價因素帶來的一定負面影響。但在本輪集採續約報量中,公司積極克服不利影響,全産品線採購需求量份額達15%,較2021年首次國採有小幅提升,其中重點産品系統陶對聚髋關節份額保持行業第一,陶對陶髋關節份額由行業第四提升至行業第二,膝關節份額保持行業第二的地位,整體報量情況積極,為後續協議量分配提供堅實基礎。
綜上可見,愛康醫療這次的中選結果優異,新一輪集採週期内有望充分享有競争優勢。據了解,公司陶對陶髋關節、陶對聚髋關節、金對聚髋關節及膝關節分别以第3、第3、第4及第2的排名以規則一中選,可分得較大比例的自身採購需求量,且均可參與剩馀量的分配。從價格來看,陶對陶、陶對聚及膝關節三個主要産品系統中标價分别較首輪集採上漲15%、12%及16%,公司與經銷商有望共同分享漲價帶來的紅利。由于本次集採平均價差從首輪集採的2.8倍大幅下降至1.1倍,高價和低價産品可留給經銷商的利潤空間接近,而使用中選排名靠前的低價産品更加受到規則支援,因此預計在本輪集採週期内價格略低且排名靠前的産品有望享有更大競争優勢。國泰君安認為公司作為在業内享有聲譽的國産關節龍頭,産品品質性能、配套服務均為業内領先,且在本次集採中标排名靠前,有望擺脫在首輪集採中低價導緻的負面影響,在新一輪集採週期内充分享有競争優勢,标内業務有望迎來強勁複蘇。
公司作為骨科關節産品龍頭企業,具有明顯競争優勢,加上集採續約引導市場份額提升,将形成良好規模效應。同時,愛康醫療亦能在未來兩年更集中精力去拓展海外市場業務,擴大收入來源,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公司現價估值不高,随著銷售放量、業績重拾動力,年内或有望見10.8港元,具有84%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