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藥被不少市場人士看好,皆因兩者的關聯度強。生物醫藥研發的首要任務是找出能針對适應症治療的創新靶點,然後通過化學份子的組合成藥。整個過程是基于數據分析而成,與AI人工智能更是血脈相連。當下,不少AI人工智能賦能的藥物開發平台,都擁有卓越的算力及算法,但臨床數據是否有效、充足,将大影響平台産生的藥品。
維亞生物(1873)自2008起便緻力于向全球創新藥研發企業提供從早期基于結構的藥物研發到商業化藥物生産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憑藉在基于結構的藥物研發(SBDD)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維亞生物向全球合作夥伴提供新藥研究階段的CRO服務。同時,通過子公司朗華制藥提供從臨床前開發到商業化生産的一站式CMC/CDMO解決方案。同時專注于發現并投資高潛力生物醫藥初創公司,以獨創EFS商業模式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此前,公司更公佈盈喜,預期2024年的純利将達到1.5億元人民币(下同)至1.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公司表示,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CRO業務于去年下半年恢複增長、營運效率提升令經營利潤率上升以及年内收到裡程碑付款确認投資收益。
CRO業務重拾增長動力,料可帶動公司于2025年的收益表現更上一層樓。但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維亞生物的AI制藥工程已開展,且有望拉動公司從 SBDD/FBDD/ASMS 平台到全流程 AIDD 技術平台,豐富底層數據和經驗積累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公司過往在中國藥物靶蛋白結構研究處于領先地位,基于過往 SBDD 等平台積累,累計解析超 7.4 萬例蛋白結構和超 2065 藥物靶标數據。基于豐富底層數據和經驗基石,公司建立了多種高質量數據庫配合公司超算中心算力能力, 實現 AI 與實驗數據閉環疊代 ,形成了覆蓋小分子、抗體、多肽等領域的AIDD 一站式平台。截止 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已累計完成 CADD/AIDD 項目數49個,其中長期項目數佔比爲 35%;採購 CADD/AIDD 的累計客戶數爲40 家。AIDD 技術平台有望在未來持續提升公司效率和競争力。
另外,招商証券指,降本增效疊加行業逐步回暖,公司主業盈利能力邊際向上。過去兩年公司CRO 業務受到全球投融資遇冷以及 EFS 業務戰略影響。 2024 年二季度後CRO 新簽訂單已逐步複蘇,疊加AI 輔助和降本增效,CRO業務有望盈利能力提升。朗華制藥方面伴随産能建設逐步落地以及維亞生物内部導流和外部 BD 協同的幫助,公司項目向後推進價值量和産能利用率提升,商業化項目有望落地,對盈利能力帶來顯著變化。
招商証券給予維亞生物“強烈推薦”評級,目标價2.41港元,潛在升幅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