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去年推出18C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規則後,市場亦迎來了第一家18C公司 – 晶泰科技(XtalPi)(02228.HK)的上市。公司的公開發售市場反應熱烈是預期之内,因為公司處于AI人工智能行業中非常獨特的位置,除了面向全球主要的大型藥廠外,更已把業務從醫藥研發,拓展到材料科學,行業覆蓋更為廣濶,市場規模亦遠遠大于醫藥研發領域。早前,新加坡副總理亦到訪公司的深圳總部,可見晶泰科技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前景遠大于一般的創新醫藥研發公司。
論前景,從公司是次全球發售共引入八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基石投資者已可見到其亮麗前途。八名基石投資者包括Successful Lotus,IntelliMed,Mammoth Medical Solutions,海棠壹号,Bradley L. Pentelute教授,Ginkgo Fund I,百奧賽圖及FaaS Capital Longevity Limited等,合共認購總值約3.38億港元的可供發售股份。其中,Successful Lotus由恒基兆業地産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家傑博士全資擁有。IntelliMed由真脈投資管理,其創始人王婷女士之前是全球最大專注于生物醫療領域投資的基金奧博資本合夥人,海棠壹号由海杉資産管理作為其普通合夥人及投資經理進行管理。Pentelute教授為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Eli Lilly生物化學獎得主,亦為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博多研究所的準會員,累計發表了百餘篇公開出版物。擁有如此星光熠熠的基石投資者背書,相信公司明天上市可敲響「升」鑼。
技術優勢全球領先 近期大家提及晶泰科技,第一個話題離不開18C,接著便是三位傳奇MIT博士後創辦人。MIT麻省理工,大家未去過也肯定會聽過,是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搖籃。三位聯合創始人溫書豪博士、馬健博士和賴力鵬博士均是在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接受博士後培訓的物理學家,由他們三位領導的專業團隊,亦由制藥科學家、軟件工程師、金融和業務開發資深人士組成。據了解,晶泰科技組建了一支全球團隊,在算法設計、物理、生物、化學、制藥研發、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以及業務開發等領域擁有多學科專業知識。同時,晶泰科技的骨幹員工來自知名的學術和研究機構、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以及金融機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全球團隊中有約124名員工擁有人工智能、物理、化學、生物學、藥物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和計算生物學等不同領域的博士學位,約21名員工入選國家和地區重大人才計劃(如「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以及上述人才計劃的「領軍人才」)、「國家專家」或「高層次人才」。截至同日,公司超過50%的員工擁有碩士或以上學位。可見公司人才濟濟。
在大量人才的支持下,晶泰科技率先将基于量子物理的計算、人工智能及自動化技術與藥物研發專業知識應用于藥物和新材料的設計與發現,包括生物材料、農業技術應用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學表面活性劑和催化劑,以及化妝品和保健産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晶泰科技是将人工智能賦能的晶體結構預測應用于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的市場先驅。公司成立于2015年,于2016年參加了輝瑞舉辦的全球晶體結構預測盲測并實現準确預測,從而與輝瑞達成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截至2024年5月29日,晶泰科技就小分子所開展的全部晶體結構預測項目取得了100%的成功率,公司的綜合技術平台已使用逾7億核心小時數的雲計算且已為逾500個項目做出貢獻,包括藥物發現及固态研發項目。
強強合作的典範 自成立以來,晶泰科技一直為輝瑞、強生、德國達姆施塔特默克集團、中國正大天晴藥業、韓國大熊制藥等衆多全球生物技術與制藥企業集團提供服務,并與之合作。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已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及研究機構提供服務,其中包括全球前20大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按2022年收入計)中的16家。公司與全球多家知名生物技術與制藥企業集團、國家級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其中包括輝瑞、長江生命科技和新加坡國家藥物設計與發現平台(EDDC)。
先進技術吸引了私募股權和戰略投資者,其中許多都是全球領先的成熟投資者,如紅杉、Mirae Asset、谷歌、騰訊、國壽成達及五源資本。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晶泰科技透過私募股權融資從多家全球領先的金融和戰略投資者籌集了約7.32億美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全球所有人工智能賦能的藥物研發公司中的透過私募股權融資籌集的資金總額排名第一。
超強的綜合技術平台 晶泰科技能夠取得赫赫有名的機構投資者的垂青,離不開其雄厚的科研及創新實力。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綜合技術平台,該平台集成了高性能雲計算賦能的計算機式工具,包括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和人工智能,用于幹實驗室計算和評估,以及機器人自動化的濕實驗室實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晶泰科技是世界上少數幾家領先的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賦能的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公司之一,在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賦能的幹實驗室和可擴展、标準化、自動化機器人濕實驗室能力之間建立了一個具有反複運算反饋回路的平台。
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晶泰科技最強的地方是從「無」可到「有」。相比起其他創新醫藥公司,要開發一個新藥品,必須要在巨大的數據支撐下才可行。但對于品泰科技,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已可以自始生成可擴展的數據資産和藥物屬性,使晶泰科技能夠克服在應用人工智能的早期階段經常出現的數據缺乏問題。換言之,在一定數量的數據支持下,已可開發新的醫藥及材料産品。資金及時間成本可大幅節省。難怪受到全球大型醫藥的歡迎,紛紛和晶泰科技合作。
人工智能賦能的智能機器人濕實驗室 晶泰科技最近更完成了智能機器人濕實驗室的建設,目的是取代人工實驗,其具有跨學科自動化團隊、機器人科學家集群、标準化及可擴展性、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數字孿生及實驗室即服務的特點。在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的速度、規模、新穎性和成功率方面,計算機式工具和機器人濕實驗室實驗的結合會帶來優于傳統人工方法的優勢。高性能雲計算賦能的計算機式工具和機器人濕實驗室實驗這兩大支柱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從而使公司的技術産生協同效應,實現閉環技術鍊。
目前,晶泰科技更已布區海外,計劃于2024年第三季度在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Somerville, Massachusetts) 成立一個全規模機器人實驗室,為其全球客戶提供服務并擴大其與北美業務合作夥伴的現有合作。 綜上可見,晶泰科技在全球的醫藥及新材料開發領域上具有極為廣濶前景。根據獨立報告顯示,在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的各個闆塊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在醫療保健及材料科學方面(包括農業、美容及化妝品、石化、電池及顯示器闆塊)的應用預計将大幅增長。
醫療保健闆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将由2022年的137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1,553億美元,CAGR為35.5%;農業闆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将由2022年的54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560億美元,CAGR為34.0%;美容及化妝品闆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将由2022年的27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281億美元,CAGR為34.0%;石化闆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将由2022年的14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206億美元,CAGR為39.8%;電池闆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将由2022年的38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395億美元,CAGR為33.8%;及顯示器闆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将由2022年的1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13億美元,CAGR為39.1%。
巨大增長空間,為晶泰科技創造了亮麗的基于量子物理、AI人工智能、機器人三合一所開展的市場。由于極為廣濶的工業應用場景和需求,晶泰科技有望加速扭虧。此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