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動态
推薦
首頁 > 周報

【港股一周見】2024年首兩周港股市場仍籠罩悲觀情緒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4-01-15 11:48:54

字号

本周市場回顧

 

本周恒生指數跌幅1.76%,報16244.58點;恒生科技指數跌幅3.39%,報3470.64點。本周三大指數再度下跌,為2024開年來連續兩周走低。

 

恒生指數周走勢圖

 微信圖片_20240115115213.png

數據來源:FUTU


熱點回顧

 

兩部門聯合發文,協調解決地産融資需求。1月12日,住建部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文,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及時研判本地房地産市場形勢和房地産融資需求,協調解決房地産融資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業内人士認為,這将有助于減少項目交付風險,改善行業預期,促進房地産需求釋放,有利于房地産市場企穩。

 

多支比特币ETF獲批,港股聞風而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于1月11日批準了首批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多家券商研報認為,更多的流動性将有望帶來加密貨币在2024年上半期短期的繁榮。港股數字貨币概念股本周迎來大漲,新火科技控股周漲超28%,雄岸科技周漲超14%,FA南方比特币、FA三星比特币周漲超4%。

 

香港《财政預算案》征求意見,降稅政策欲加碼。香港政府将于2月底公布新一輪《财政預算案》,各政黨陸續向政府提交意見,意見包括:去年股票印花稅減幅不足,相信進一步減半至0.05%将有助提升大市成交量;呼籲樓市全面“撤辣”,取消外來人口買樓征稅及二套征稅等;不應征收資産增值稅和離境稅,以免影響投資意願及旅遊零售行業;金管局應調整強基金投資組合成分,增撥一定份額如5%投資于香港股市。

 

國内12月各項數據更新。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12月份PPI、CPI數據,中國12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收窄,PPI同比下降2.7%。央行發布了2023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12月社融增量1.94萬億,廣義貨币同比增長9.7%。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9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億元。

 

海外方面。美國本周四公布了 12 月的 CPI 數據,同比增長 3.4%,超出分析師預期,預計降息進程将後延。

 

港股行業版塊表現:

大多數版塊下跌,能源闆塊因中東戰争局勢影響明顯上漲。


微信圖片_20240115115216.png

 

資金流向

 

新年第二周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本周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11.99億元。

 微信圖片_20240115115219.png

數據來源:阿斯達克财經

 

拔萃視點

 

2024 年首兩周港股市場仍籠罩悲觀情緒。繼 2023 年下跌 13.8%之後,恒生指數 2024 年至今已下跌約 4.7%。恒生指數成分股中,有 18 隻股股價觸及 52 周新低,主要是中資消費類股、中資地産股和中資保險股。市場仍擔心消費市場将因樓市低迷而受到不利影響。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中港股市表現疲軟的拖累。今年以來,中資能源股和中資電力股逆勢上揚。中國提高煤炭進口關稅,提振國内煤炭股價。紅海緊張局勢吸引投資者追逐石油股。據國家統計局行業統計,由于 2023 年煤價較 2022 年低以及電力消費增加,提振電力公司 2023 年利潤增長。

 

2023年以來香港經濟恢複增長,就業市場改善,通脹溫和。然而,受到環球利率持續高企、地緣政治、供應鍊布局調整等因素影響,香港經濟增長動力受壓,資産市場持續疲弱,政府收入也受到影響。在計及發債所得後,2023/2024财政年度(截至2024年3月31日)特區政府綜合财政赤字預計超過1000億港元,比預測的570多億港元高。展望新一年,地緣政局仍然複雜多變,壓制香港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資産市場相關的收入難以快速恢複,因此下一年度仍有繼續出現赤字的可能性。

 

步入2024年,海外流動性趨向寬松為大概率事件,但降息預期可能随美國基本面及通脹數據再度反複。後續看,市場對内地及香港基本面複蘇的預期仍偏弱、風險偏好短期維持較低水平,對比近年年初的港股行情,2024年初資金或傾向于循序漸進、等待經濟修複路徑更為明确的時機再入場,3月的内地兩會及企業年報公布前後料成為港股走勢反轉的關鍵時點,AH股溢價有望于第二季度後回落。

 

未來關注重點:

周三(1月17日):中國2023年全年GDP增速、中國第四季度GDP年率、中國2023年全年GDP總量、中國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率、中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率。

周四(1月18日):台積電将發布四季報,業績展望預計對半導體闆塊産生重大影響。

 

分析師聲明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足以作為投資依據,也不對任何投資行為負責。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文章來源:拔萃資本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