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大緻多雲,有幾陣驟雨,日間部份時間有陽光,天氣炎熱。隔晚美股顯著下跌,三個主要指數跌穿今年低位,道指跌741點;标指跌123點;納指更跌逾4%,跌453點。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教濟人數減少3,000人,至22.9萬人,多過市場預期的21.8萬人;截至前周止持續申領人數則減少3,000人,至131.2萬人,同樣多過預期的130.7萬人。5月新屋動工數目以年率計按月跌14.4%,至154.9萬夥,遠低過市場期的169.3萬夥;建築許可亦跌7%,至以年率計169.5萬夥,同樣差過預期。兩指數據均反映經濟情況似乎不妙。
一直系好友的瑞銀都開始轉口風,将今年标指最新目标下調至3900點,随住聯儲局更加重視對抗通脹,經濟活動面臨風險正在上升。由于債券孳息率上升、信貸利差擴大及股市下跌,金融環境收緊可能會對經濟造成壓力。事實上,是通脹高企,債息無奈亦高居不下,美股亦隻有繼續尋底。
美股弱勢拖港股後腿
古天後一直最擔心滞漲出現,以目前美國的經濟情況,似乎已愈嚟愈似步向滞漲局面,對上一次美國滞漲要數到70年代,是越戰年代,當年情況與目前狀況近似,包括能源價格急升,糧食危機乍現,快速拉升CPI,聯儲局就要靠大幅加息來壓抑通脹。當息口高企,被視為無風險資産的美債将會變得更吸引,尤其股票在收益率與債息收益率愈收愈窄,那麼投資者又怎會願意冒險。
至于港股呢邊,繼續徘徊在美股與内地股市夾縫之間,美股的弱勢拖住港股後腿,但同時阿爺又想盡辦法,不斷出招救市。較早前阿爺出指令,下半年所有專項債要提前喺6月底前完成,為了應付龐大資金需求,5月M2急增至11.5%,是去年5月以來最高。地方政府多了資金,近日A股亦有回暖迹象,不過這些熱錢,本來系用作投放于基建之用,即是說就算有錢流入A股,甚至透過互聯互通流入港股,都有機會hit and run時由股市流走。一旦這些熱錢流走,中港兩地股市在無資金支撐下,加上美股又吃了“瀉藥”(形容大市跌不停),亦隻有跟随大圍回落。港股暫時仍處于上落市局面,移動區間仍然在20,000至22,000左右,大戶“舞高弄低”,好淡“通殺”(好倉與淡倉均是輸家)。
古天後 (徐狄怡,證監會持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