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今年“五不算窮、六亦不絕”(連續兩個月皆錄得升幅),不過7月是否能翻身現階段仍言之尚早,先從曆史數據分析。過去40年恒指7月确是升多跌少,有27年錄得升幅;不過,近5年計卻有3年錄得跌幅,而去年恒指7月更累跌近一成,表現為近40年來第二差(最差為1984年,當時累跌11.2%)。另外,恒指能夠連升三個月(5至7月)的次數原來亦不多,近40年隻曾出現過8次。觀乎以上數據分析,7月恒指延續升勢的機率似乎亦隻是“一半半”。
至于宏觀經濟環境亦較難看得通。美國經濟衰退疊加加息陰霾将是後市一大不明朗因素,雖然近期商品價格大幅急挫,但在通脹高達8.6%情況下,與聯儲局目标2%仍相距甚遠,意味聯儲局未來仍需要大手加息。聯儲局最新會議紀要亦顯示,大多數委員均認為本月議息會議須加息0.5厘或0.75厘。至于歐洲經濟亦好不了多少,同時亦須提防出現歐債危機2.0。加上俄烏戰事因素,令歐美股市下半年形勢相當不明朗。相比之下,内地形勢卻較樂觀,在貨币政策面仍較寬松的情況,以及憧憬更多扶持措施出台下,A股行情未必會太差,隻是港股夾在中美之間,走勢亦肯定相當反覆兼波動。
但港股尚有一個較被動之不利因素,就是騰訊(00700.HK)。“企鵝”未來一段時間肯定「無運行」,皆因股價每次造好隻會惹來大股東Nasper加快減持,變相限制其股價表現,亦降低其反彈之值博率,可能要等到Nasper減持告一段落,這“緊箍咒”才有望消散。在衆多因素左右下,相信港股短期仍難有突破矣!
最後談談近期急升之醫藥股。除了個别藥企有關新藥之正面消息外,急升原因主要是内地有分析認為該闆塊估值處于近5年低位,以及基金前期配置不足導緻出現「追貨」現象有關。當然亦不能排除有追落後因素,惟畢竟股價已累積相當升幅,現價值搏率亦不高,甯待有更多與醫藥相關政策消息配合再作部署也不遲。
筆者: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 植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