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首頁
财經
觀察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參考

恒指企穩百天線需時确認 内地經濟數據暫未支持能續升

來源:真灼傳媒 時間:2022-12-01 09:35:52

字号



11月最後兩個交易日港股表現有驚喜,繼11月29日大升逾900點後,11月30日再升逾380點,兩日累升近1,300點 (17,297 → 18,586點),昨收18,586點為9月21日以來最高,距今超過兩個月,重上18,500點之上收市。


另可留意筆者自11月14日以來發布的多篇市評文章,均表現恒指處于50天和100天移動平均線之間,昨日卻迎來突破,收高于100天線。自7月11日以來,恒指便受制于此線,反映如今出現超過四個半月的港股榮景。更難得是現時港股升勢有大市成交金額配合,于11月28至30日分别約1,182.90億、1,667.60億和2,220.90億港元。


成交額逾千六億屬高水平

現屬「價量齊升」的利好形勢,雖然昨日收市後MSCI指數更換成份股生效,自11月15日後再度出現逾2,000億元大市成交額,僅為技術因素所緻。


參考11月29和30日收市前一分鐘成交額約75.54億和637.70億元,差額約562.16億元,若全數視為因MSCI換碼産生,扣除此因素後港股成交額也不少于1,658.70億元,較11月29日約1,667.60億元少了還不到9.00億元,所以即或視為大市成交額未見進一步增加,結論為這兩日港股均處于大成交額亦不為過。


一般成交額介乎1,200億至1,500億元看為健康交投情況,現時則是連續兩日超過1,500億元,為續升動力顯著的證明。


防控解封憧憬港股二連升

另想指出于11月29和30日港股收市前一小時,恒指分别上升247和230點,都是尾市發力上揚,均見關于内地疫情防控解封部署的利好消息,所以這兩天港股上揚有迹可尋。


不過要考量踏入今年最後一個月,還有甚麼消息能帶動港股續升,解封部署雖能帶來内地居民生活複常的憧憬,可是最終驅使港股具持久力上升,還是回到對内地經濟前景看法。昨日内地公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市場視為分别是反映内地制造業和服務業表現,同見自今年5月以來的七個月最弱。


制造業服務業數據遜預期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于11月跌至48.0 (連跌兩個月),遜于市場預期的49.0,當中生産和新訂單表現都是5月以來最弱,更多公司反映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整體展望是最少一年來最悲觀。


至于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更是五個月連跌,11月跌至46.7,同樣差過市場預期的48.0,反映内地服務業已見收縮多時,仍見進一步收縮。故此雖于上周五 (11月25日) 人民銀行宣布全面降準後,因疫情令内地經濟前景構成不明朗因素,市場預期明年人行要再降準,其中國泰君安預計最快明年初又要再降準。


另可留意早于10月24日内地公布第三季經濟增長為3.9%,首三季增長則為3.0%,當時市場預期全年增長亦是3.0%;如今中國銀行則表示考慮到疫情拖累,今年内地經濟增長預期約2.8%。如果明年疫情受控、管制放寬,需求複蘇,明年經濟有望增長5.3%。


筆者想指出暫時市場對可見未來内地經濟表現并不樂觀,所以今、明兩個交易日恒指表現為預示港股會否有力續升關鍵,昨日收高于100天線,若今、明兩天繼續收高于18,500點,确認100天線成支持位,屆時才可望未來一周恒指挑戰18,800至19,000點。



聶振邦 (聶Sir)


筆者确認本人及其有聯系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