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0日,歐洲理事會通過了此前歐洲議會批準的《新電池法》相關協議,這一協議将規範在歐盟銷售的所有類型電池的全生命周期——從生産到再利用和回收,以确保電池的安全、可持續和競争性。
歐盟《新電池法》(亦稱《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在2020年由歐盟委員會最初提出,2022年12月歐洲議會與歐洲理事會達成了關于《新電池法》的相關協議,可以看作是法案的修訂版。此次經歐洲理事會批準後,法案完整版将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布并在20天後生效。
生效後的《新電池法》将取代歐洲現行的2006年的電池指令。歐洲理事會公告稱,跟歐盟原有電池法規相比,新法規旨在通過規範電池整個生命周期,促進循環經濟。總體來看,法案規定了電池回收要求,包括廢舊電池收集目标和義務、電池原材料回收目标,并進一步規範了電池生産者的責任。
西班牙生态轉型部長特雷莎·裡韋拉(Teresa Ribera)表示,“電池是歐盟脫碳進程和向零排放運輸方式轉變的關鍵。與此同時,報廢電池包含許多寶貴的資源,我們必須能夠重新利用這些關鍵的原材料,而不是依賴第三國的供應。新規定将促進歐洲工業的競争力,确保新電池是可持續的,并有助于綠色轉型。”
具體來看,《新電池法》的重點内容包括:在廢舊電池回收方面,法規為電池生産商設定了收集廢棄便攜式電池的目标(到2027年底為63%,到2030年底為73%),并為輕型運輸工具的廢電池設定了專門的收集目标(到2028年底為51%,到2031年底為61%)。
到2025年底,鎳镉電池的回收效率目标為80%,其他廢舊電池的回收效率目标為50%。
電池材料回收方面,《新電池法》設定了到2027年底從廢舊電池中回收50%锂的目标,到2031年底回收80%锂的目标,這一目标可後續根據市場和技術發展,通過授權法案進行修改。
在新電池包含回收材料方面,《新電池法》規定了新的工業電池、SLI電池和電動汽車電池的強制性最低回收含量。自法案生效8年起,新電池中必須包含回收的钴含量為16%,鉛為85%,锂為6%,鎳為6%,電池必須持有回收内容标簽。
此外,《新電池法》規定,到2027年,安裝在電器中的便攜式電池應由最終用戶拆卸和更換。輕型運輸工具的電池需要由獨立的專業人員進行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新電池法》重點引入了電池标簽和信息要求,包括電池組件和回收成分的其他要求,以及電子“電池護照”和二維碼。為了給成員國和市場參與者足夠的準備時間,電子标簽要求将于2026年實施,二維碼于2027年實施。
歐洲理事會評價該法案時表示,首先,《新電池法》是對所有市場參與者公平的規則。
“新規定旨在改善電池市場内部的運作,并通過安全性、可持續性和标簽要求确保更公平的競争。”歐洲理事會表示。
對此,法案通過對電池性能、耐用性和安全标準的規定,嚴格限制汞、镉和鉛等有害物質,以及強制性提供電池碳足迹信息來實現。
其次,《新電池法》旨在減少電池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對此,該法規為除中小企業之外的運營商制定了嚴格的盡職調查規則,運營商必須核實投放市場的電池所用原材料的來源。
歐盟預計的全球電池需求量增長
在業内人士看來,歐盟《新電池法》的推出和實施,對中國電池産業鍊的上下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産生了新的機遇和風險。中國電池産業已經站在全球新能源産業發展的領跑地位,産品出口配套持續攀升,企業出海建廠動作活躍。如果中國想要繼續保持這種競争優勢,就必須認真分析和應對新規定可能帶來的影響。
以箭在弦上、即将在2026年實施的電池電子護照為例。事實上,電池護照并非全新概念。2023年1月18日,在瑞士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全球電池聯盟(Global Battery Alliance , 簡稱GBA)首次發布了電池護照概念驗證成果,并公布了三張電池護照原型。這三張護照原型,記錄了奧迪和特斯拉車型上裝載的三款電池的全生命周期數據,包括制造曆史、化學成分、技術規格、碳足迹等。
奧迪車型上裝載的三星SDI電池的電子護照
奧迪車型裝載的甯德時代電池的電子護照
特斯拉車型裝載的LG新能源電池的電子護照
更細分看來,電池護照包含了電池信息(Battery)、材料信息(Material)、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信息(ESG)、數據源信息(Data)四大方面的信息。
易來科得歐洲 (Electroder GmbH)的胡可和清華大學的李哲撰文分析認為,電池護照的實施,對電池企業而言可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風險,因為這意味着會使一些信息在更大範圍内、以更為标準化的形式向公衆披露。例如電池産品性能參數,核心參數如循環壽命等異常敏感。其次,電池主材元素成分需在更大範圍内公開,鎳/钴等敏感金屬的使用量或某些微量摻雜金屬成分面臨被要求公開的可能。
因此,如何确保電池護照的數據隐私和安全合規使用會是業内關注的焦點。
更值得中國電池企業注意的是電池護照中的ESG指标,對此,胡可和李哲建議,中國企業要深入和具體理解電池護照中ESG的部分,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概念性理解,更不可完全忽視。考慮到上遊材料礦産來源地的多樣化,部分主要材料産地處于世界欠發達地區且法律法規和執法力度不盡完善,因此材料及電池産廠商需要密切關注上遊來源的合規。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文字删改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