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00998.HK)去年盈利556.4億元人民币,按年升13.6%,創近8年新高。每10股派3.02元人民币,是上市以來最高,派息比率28.08%。
該行去年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人民币,達至2,045.57億元人民币,按年增長近5%。
中信銀行去年利息淨收入跌1.7%至約1478.96億元人民币,淨息差2.05厘,按年收窄21個基點。非利息淨收入566.6億元人民币,按年升26.2%。
該行指出,在疫情持續影響及宏觀政策引導下,貫徹落實讓利實體經濟的方針政策,同時主動壓縮高風險資産規模,資産端收益率有所下降,集團堅持“量價平衡”理念,積極推進各項業務發展,下半年息差走勢趨穩。該行年内非利息收入則升28.15%,至566.61億元。
去年底的資産質量方面,實現了不良貸款11年來首次量率“雙降”,資産質量趨勢不斷向好 ,撥備覆蓋率達7年以來最好水平。去年不良貸款餘額674.59億元人民币,較對上一年底降8.16%,不良貸款率1.39%,下跌0.2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0.07%,按年上升8.39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5%,按年下降0.32個百分點。集團公司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房地産業兩個行業,不良貸款餘額占比合計達約44.4%,不良貸款率分别為3.06%、3.63%,較前年底分别下降0.32個百分點和上升0.28個百分點。
該行表示。緊抓綠色發展趨勢,将綠色金融納入戰略規劃,大力支持綠色、循環和低碳經濟發展。中信銀行開發全市場首隻“碳中和”債券産品 ,達成國内首筆“碳中和”衍生品業務 ,全行綠色信貸餘額突破2,0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140%。
該行也看到 ,“低碳經濟”“綠色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注定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類似這樣的新理念、新變革,正在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産方式帶來颠覆性重塑,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也随之改變 。從“以産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從“經驗思維”到“數據思維”,從“傳統營銷”到“智慧營銷”,一切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以預見的是 ,未來商業銀行的競争一定會在這些戰略新興領域進行角逐,同時也将是一場特色化與差異化經營的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