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工業股德昌電機(00179.HK)加入機器人賽道,股價一再破頂,另一工業股敏實集團(00425.HK)近期也靜靜起飛,上月宣布與億航達成協議,進軍萬億級别的低空經濟市場,開展低空飛行器相關業務。由汽車零件突然轉變賽道,除了生意額快速跳升,市場亦會願意用較高PE估值衡量敏實,上升空間不會比德昌為低。
上月初,敏實旗下全資附屬敏翼與億航訂立開發委托服務協議,根據協議,敏翼将為億航提供低空飛行器指定零部件的設計、開發、制造與組裝。之後,集團旗下敏實汽研再與億航訂立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同意達成合作框架以聯合研發及開展低空飛行器相關業務。
戰略合作協議訂明雙方聯合研發及開展低空飛行器相關業務,為期五年。合作的範圍及目标主要包括:(1)低空飛行器機體零部件聯合研發;(2)低空飛行器旋翼系統聯合研發;以及(3)可部署及運行低空飛行器的交通場景的聯合構建與開發。
億航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億航智能控股(EH)全資附屬,而億航乃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行業的領航者。公吿表示,全球低空經濟崛起加速産業變革,萬億級市場催生智能航空新業态。低空飛行器産業作為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承載已進入規模化商業應用的初級階段。
汽車産業與低空産業在制造工藝、零部件等方面具有高度協同與産業互通性。敏實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具有全球14個國家的制造布局優勢,于2023年前瞻性布局了低空飛行器零部件項目,在機體系統和旋翼系統零部件上逐步建立了競争優勢。雙方合作可以說是優勢互補,可攜手打造低空經濟全價值鍊戰略合作體系。
「低空經濟」是近年來中國備受關注的新興産業,作為新興領域,中國低空經濟的産業規模非常驚人。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産業總規模高達約6700億元(人民币.下同),2025年有望倍增至1.5萬億元,到2035年,更預計将突破3.5萬億元。無人機在低空經濟衆多領域當中算是「主力」,其在2024年的産業規模達1737億元,在物流、農業、巡檢等多個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如此規模的産業,在港股市場中卻未算成行成市,反而A股更多相關概念股,作為具備獨特概念的低空經濟股,敏實有條件估值升級。此外,今年3月敏實與智元機器人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合作,合作内容包括智慧外飾及電子皮膚技術、人形機器人無線充電及關節總成開發、柔性智慧制造解決方案等。有關合作詳情料有更多公布,亦會是公司股價的另一潛在催化劑。
敏實動态市盈率約14倍,以傳統工業股計估值合理,但計及新興産業爆發性增長因素,卻顯得便宜,以A股業務相近的雙林股份(300100.SZ)作比較,動态PE近50倍,有排追。敏實才剛挑戰其他賽道,無論收入、盈利及估值可供提升的空間仍然很大,後市宜吼實每次回吐機會入貨。
撰稿人: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