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ESG

生态财經:AI熱潮下的環境賬單:科技行業的間接排放量激增

來源:霞霞 時間:2025-06-07 22:31:43

字号

根據《2025綠色數字企業》,在人工智能(AI)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推動下,科技行業的碳排放量近年來持續上升。


插圖


該報告由聯合國信息通信技術機構國際電信聯盟(ITU)和世界基準聯盟(WBA)聯合編寫,跟蹤了截至2023年200家領先科技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能源使用情況及氣候承諾。

 

最新報告顯示,從2017年到2023年,數據中心為AI開發和部署以及其他用途提供動力的用電量每年增長12%,是全球電力增長速度的4倍。

 

其中,2020年到2023年,4家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領域的領先科技公司亞馬遜、微軟、Alphabet和Meta,由于為數據中心供電需要大量能源,其全球間接排放量平均增加了150%。

 

具體來看,與3年前相比,2023年亞馬遜的運營碳排放量增長最快,高達182%,其次是Microsoft的155%、Meta的145%和Alphabet的138%。

 

據了解,間接排放與直接排放相對應,特指排放發生源不直接屬于責任主體的情形,包括公司消耗的外購電力、蒸汽、供熱和制冷所産生的排放。

 

然而,無論是直接排放還是間接排放,即範圍1和範圍2排放量的增加,都凸顯了對控制AI發展帶來的環境後果的迫切需求。報告涵蓋的166家科技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占到2023年全球能源相關排放總量的0.8%。

 

報告還指出,随着對AI投資的增加,預計排放量最大的人工智能系統每年将産生高達1.026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同時,AI的加速發展也正在推動全球電力需求的急劇上升,具體表現為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增長速度是整體用電量增長速度的4倍。

 

該報告首次包含了企業在實現氣候目标和實現淨零排放目标方面的數據。在接受評估的企業中,近半已承諾實現淨零排放,其中的41家企業計劃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51家企業的目标是在此以前達到淨零排放。

 

“科技巨頭擁有引領全球氣候轉型的技術和影響力,但衡量進步的标準不能僅僅是雄心壯志,而應該是切實可靠的行動。”WBA研究和數字化總監Lourdes O. Montenegro強調:“這份報告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确的信号: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加緊行動,然而碳排放和用電量仍在上升。”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