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首頁
财經
觀察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參考

公用股是否不再穩陣?持貨者又應如何部署?

來源:真灼傳媒 時間:2022-07-07 14:06:26

字号

image.jpeg

為遏制全球通脹飙升,各國央行加快加息步伐。過往不少投資者務求穩陣,都會選擇高息股,尤其公用股,透過穩定收息用作避險。然而,多隻公用股近月顯著受壓,出現就算“賺息”亦要“蝕價”的情況。

繼煤氣(00003.HK)公布停派紅股,令市場大失所望,股價累計下挫三成,其後中電(00002.HK)發盈警,預料上半年錄得虧損,股價出現沽壓。如此看來,公用股是否不再穩陣? 持貨者又應如何部署?

煤氣去年純利倒退 兼不派紅股

煤氣2021年度純利50.17億元(港元.下同),按年下跌16.5%,主要由于年内集團報廢及減值部分内地化工廠生産設施、電訊網絡設備,以及為若幹已停用之加氣站資産等作出撥備,合共15億元。去年度,集團主營業務營業稅後溢利68.21億元,按年下跌5.7%。集團派末期息每股23仙,全年共派息35仙,按年持平,惟宣布取消派發紅股。

過往“紅股”為煤氣的賣點之一,煤氣因2008年金融海嘯暫停派紅股,2009年度起恢複10送1紅股,而2019年和2020年度降低紅股分派比例至20送1,而2021年度停派紅股。派紅股,作為股東固然高興。惟對于公司而言,為維持每年相同派息金額,2020年和2021年度的派息比率已高達103%和130%;而且由于股數增加,令煤氣的估值一向較高,而且股息率亦相對較低。

中電盈警加上電纜大火

中電早前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6月20日收市後刊發中期盈警,6月21日股價曾急挫8.4%,收市跌7.1%至67.4元,創逾2年新低,當晚發生朗屏輸電橋大火,導緻大規模停電,實屬罕有。中電的盈警和電纜大火事件,不禁令投資者重新審視公用股的風險因素。

中電表示,鑒于澳洲甚具挑戰和極端的能源巿場狀況,今年首五個月旗下澳洲Energy Australia由于不利的公平價值變動,錄的相關稅後虧損約72億元,導緻集團的綜合營運盈利虧損約37億元并,預期集團将于2022年上半年錄得綜合虧損。至于三區大停電,相信「情感」的損失較大,實情是就算有關的維修開支,或需求向市民反饋更多,但透過電費穩定基金撥出金額應付,預期對本港盈利不會帶來太大負面影響。

傳統公用股,從事的業務穩定,例如電力、供水和能源等,與民生息息相關;而且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派息、股價較為穩定。不過,公用股仍然面對不穩的因素,例如燃料成本上漲、貨币貶值等,相較之下,美國國債接近「零風險」,而部分公用股的股息率介乎4至5厘,對于收息為本的投資者,吸引力固然下降。

公用股以外的選擇?

煤氣公布業績和宣布不派紅股後,3月22日股價裂口下跌,收市急挫14.1%,令投資者意識到公用股并非如想象中穩陣,股價仍有機大跌,無法發揮公用股應有的避險作用。

随着美國加息持續,公用股的收息吸引力下降,惟始終具有平衡投資組合風險的作用。在選擇公用股時,可以選擇派息趨增的股份,例如電能實業(00006.HK)和長江基建(01038.HK),其2022年的預測息率分别為5.73厘和5.21厘,可部分抵銷加息預期的影響,另外,公用股外亦有不少高息股可以選擇,例如房地産信托基金(REITs)、電訊股,如香港電訊(06823.HK)一方面受惠本港經濟複蘇,而且2022年和2023年的預測息率分别為6.77厘和7.09厘,遠高于美國債息,吸引力會較高。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并無持有上述股份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