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鬥争不需要發一槍一彈,它主要是通過在數字1和0之間切換的晶體管來進行,但影響力巨大。10月上旬拜登政府對華施加了嚴格的芯片出口管制,至少包括四大方面。但效果很可能是雙輸,中國也并非沒有還手之力,比如中國壟斷的镓,也會重挫美國芯片業的技術進步。芯片是一個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鍊、生産鍊、價值鍊的産物,其複雜性超出想象,因此,中美博弈帶來的是全球芯片供應鍊崩潰的風險。”
與俄烏沖突(其實質是美俄沖突)不同,中美之間的鬥争不需要發一槍一彈,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這種鬥争不太引人注目,因為它主要是通過在數字1和0之間切換的晶體管來進行。但它對全球力量平衡的影響,即使不是更大,也将不亞于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戰争的結果”。
在10月上旬,拜登政府的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法規在出口管制方面對華施加了巨大障礙,包括:
1. 阻止中國從西方購買最先進的半導體或用于自行制造半導體的設備;
2. 禁止任何美國工程師或科學家在未經特别批準的情況下幫助中國制造芯片,即使該美國人正在中國制造不受出口管制的設備;
3. 美國還加強追蹤,以确保出售給中國民用公司的美國設計的芯片不會落入中國軍方之手;
4. 增加了一項“外國直接産品規則”,全面禁止任何美國或非美國公司向被針對的中國實體提供供應鍊包含美國技術的硬件或軟件。
以上政策潛台詞是,拜登政府認為:在邏輯芯片、存儲芯片和設備方面,中國落後美國三代,這些政策将确保中國永遠追不上美國。再加上早前《芯片法案》,美國要加強其在芯片領域絕對領先地位,并使更多最先進的芯片在美國本土制造。
這些法案和限制措施真會促進美國芯片産業嗎?其效果很可能大打折扣。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估計,如果華盛頓執着于推進硬脫鈎并完全禁止美國半導體企業與中國客戶往來,那麼美國企業将喪失18%的全球市場份額和37%的收入,造成1.5-4萬個美國高技能工作崗位丢失。
并且,針對美國制裁,中國也絕非沒有還手之力。比如,“镓”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的一個“殺手锏”,中國占全球镓供應量的97.7%。其他國家近年來紛紛減産,原因在于中國擁有的巨大的成本優勢。如哈薩克斯坦于2013年停産、德國于2016年停産。美國對镓的需求是百分之百依賴于進口。
目前全球整個半導體産業鍊都是以矽為基礎材料,然而,與矽基器件相比,氮化镓(GaN)器件傳導電子的效率可以高出1000倍,而同時比矽基器件的制造成本低。矽基器件的技術發展已經到了極限,而一種新興并具備較高性能的半導體材料正在冒起,即氮化镓材料。
也就是說,美國如果在芯片業繼續不斷發展,它就要逐步從矽基器件轉向性能更佳的氮化镓,而镓的供應是由中國把控的,如果中國禁止對美國出口镓,又會反過來威脅美國芯片産業的技術進步。這在中短期而言對全球半導體産業都是一個雙輸的局面。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創新步伐均有可能放緩。
更具有挑戰性的是,芯片産業是一個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鍊、生産鍊的部門,并且供應鍊和生産鍊的上下遊極長,包含從美國的芯片設計、到歐洲的光學設備、光刻工具,再到亞洲的組裝生産(圖表1)。同時,芯片還需要上遊的原材料,包括由俄羅斯主導的全球一半的半導體級氖氣,以及中國壟斷的镓等等。這種高度的國際分工,使得一個小小的芯片凝聚了全球最複雜的、最精密的供應鍊(甚至沒有人能講得清楚)。考慮到美國的對中國芯片的出口限制,以及中國的潛在的反制措施,全球芯片産業供應鍊崩潰的風險可能從未如此之高。
圖表1:全球半導體産業價值鍊的粗略概括
文章來源:金馬資本
數據來源:CSIS
作者:Bob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