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市場對内地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并小區陸續解封憧憬,以及周一 (12月5日) 人民銀行全面降準生效,港股承接11月表現繼續強勢,截至周三 (12月7日,昨日) 上午收市踏入第三日恒指處于15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
就恒指收市位而言,此線自2021年7月2日至今年12月2日,曆時十七個月均在恒指之上,如今恒指見突破,屬于接近一年半以來的港股罕見強勢,令市場憧憬本月恒指會上試20,000點。按價量分析來看,當時筆者也認同此看法,畢竟周一大市成交金額超過2,200億港元,今年3月21日以來第二大成交額。
恒指由升市轉為大跌
觀乎周二成交額稍見減少至約1,650億元,但仍超過1,500億元,考慮到交投健康水平介乎1,200億至1,500億元,意味着港股交投依然活躍。另見周三上午成交額約903億元,與周二上午約935億元接近,當時預期港股交投繼續活躍合理。
事實上,周三全日成交額約2,074億元,繼周一後再度突破2,000億元,理應視為港股有續升動力。然而,當日下午開市約半小時恒指曾高見19,737點,為全日高位,上升近300點。誰知餘下不足兩個半小時港股持續下行,未到下午2:00經已由升轉跌,在收市前不足五分鐘低見18,799點,為全日低點。
留意萬八點有否支持
最終收報18,814點,較上述低點僅高15點,無異于收在全日低位,大跌626點。參考上周五 (12月2日) 恒指收報18,675點,反映面對上述大跌,本周暫時仍見淨升近140點,視為11月29日以來的升勢未被破壞。
倘若今、明兩日恒指未能守在18,675點之上收市,便要對後市有所戒心,留意于18,000點水平會否見支持。值得留意昨日内地發布十條新的疫情防控優化措施,顯然屬利好消息,卻見措施出台後中港股市便見下行,令不少投資者感詫異。但當時若大家有留意美元兌人民币走勢,會明白中港股市下行是意料中事。
關注内地出入口下降
美元兌人民币 (在岸價) 于12月6日收報6.9935,于12月7日臨近下午1:40低于6.9740,錄得全日低位,就是人民币于日内最強勢的時刻,正好與當時恒指高見19,737點吻合。緊接人民币走弱,至下午未到3:20高見6.9896,較上午9:30開市以來高位6.9996隻差0.14%,當時恒指在18,850點以下,與全日低位18,799點非常接近。
人民币走勢拖累恒指表現,那麼又要思想何以公布措施後便見跌市,筆者認為中午的一則消息,已為昨日跌市埋下伏筆。内地公布11月外貿數字,出口和入口分别按年下降8.7%和10.6%,貿易順差698.4億美元,較10月的851.5億美元減少近18.00%。
早前市場預期出口和入口分别按年下降3.9%和7.1%,可見實際數字均差過市場預期,至于貿易順差為698.4億美元,是今年5月以來最低,亦是期内錄得第二度環比減少。
貿易表示欠佳令市場憂慮今年第四季内地經濟增速,配合近日對美國明年進入衰退關注提升,昨日乘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出台後,不少投資者認為要把握「好消息沽貨」時機,令恒指挫逾620點,失守19,000點,以及150天線收市。現時150天線在19,233點,反映今、明兩天恒指也未見收高于19,250點,确認150天線再度形成阻力位。
聶振邦(聶Sir)
筆者确認本人及其有聯系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