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鳥遷徙時,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裡的波濤。”
如今泥沙俱下的港股市場,擱淺了許多時代的巨輪,其中有的來自互聯網,有的來自内房。更蟄伏着許多優質的市值在五十億以下的中小盤股。這些細分賽道的佼佼者,普遍擁有一流的團隊,創新的理念,以及完整的商業模式,卻因環球經濟下行,美元加息,市場資金彙積不深,流動性偏弱的影響而成交寥寥。在古典名作逍遙遊中,莊子将這種處境比作好似倒了杯水在庭堂的低窪,隻可以用芥草作船。水淺而舟大是今日的港股避不開的尴尬。恒生指數九月二十二日跌破一萬八千點之後一路争持,十一假期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跌破一萬七千點,一抹去了過去十年的全部升幅的同時,一朝回到了二零一二年;今日最新數據,恒生指數大跌5%,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14年新低!
在流動性相對幹涸的市場環境下,筆者關注到中國碳中和(01372)的一則公告,似乎找到了資金的深海,逆市開啟了一場扶搖而上九萬裡的大遷徙。宛如鲲鵬,循着南洋的方向,找到了浮載大船的力量。這片海,便是以新加坡為軸心的,如日初升的亞洲自願性碳交易市場。
九月二十八日,中國碳中和(01372.HK)公布新加坡石油将采購集團200萬噸優質的碳信用資産,且全部為國際VCS标準的碳減排量。消息一經發出,碳中和股價即日異動升幅超6%。市場反應正面,推測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這宗交易作為亞洲區最大規模碳減排量交易之一,其自願性碳減排的量級,已經和一些世界巨頭一年的采購量相若。二零二一年,媒體巨頭Netflix購買了 150 萬噸Verra認證的碳信用。去年,微軟購買碳資産140萬噸, 并承諾在2050年之前清除自其1975年成立以來直接或通過電力消耗排放的所有碳排放。第二,公告雖未披露具體的作價,但依據目前自願性碳市場的走勢,預估這筆交易對bottom line 的影響不容小觑。第三,集團手持現貨及期貨320萬噸,剩餘120萬噸将如何為集團帶來可觀的銷售收入存在一定的幻想空間。
集團自2021年初發展全球碳中和業務,橫跨多個闆塊,其中最有機會爆發的碳資産業務,從戰略上看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持續不斷的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大量國際認證的優質碳信用資産。主要以VCS和GS為主。另一方面,随着對碳價的預期不斷上漲,這些優質項目的賣方價格将持續增加。從而為買家群體提供最佳的流動性。集團這次與新加坡石油簽訂的200萬噸優質的碳信用資産交易,成為跑通這個模式的有力驗證。
對于企業來講,基于全局和長期收益的戰略組合造就”勢”;眼前和立即變現的戰略組合中獲取“利”。如何平衡勢與利的權重,考驗管理層精銳的眼光和對形勢的判斷。尤其在還未完全成熟的自願性碳信用市場。謀劃過遠,有機會因為資金周轉和遠期風險敞口倒在黎明前。謀劃過近,又會錯失巨大的市場機遇。這一點,雷軍賣掉卓越網時曾深有感觸。卓越網,好像什麼都做對了,卻依然敗北收場。一切隻因為看中了短期的利。而忽視了長期的勢,從而使其一手創辦于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倒下于電商全面崛起之前。
說回做碳信用的生意,無外乎六個字:收貨,囤貨,出貨。在對的時間點執行這一系列動作并實現精準套利,在并未完全透明的自願性碳市場,離不開管理層豐富的市場經驗。其中,囤貨的本領從剛剛公布的中報數據可窺一二。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益2.31億港元,同比增長5.67%;碳信用資産貨值2.45億港元。2021年十二月底為1.93億港元。報告期内 ,集團碳信用資産的公允價值收益為5160萬港元。組建高壁壘的人才團隊從紛繁複雜的市場低價收碳,積極布局活躍的新加坡市場大宗賣碳,這一進一出之間,可持續和高收益的業務模式愈發清晰。
新加坡的崛起和如日初升的亞洲自願性碳交易市場
中國碳中和集團選中新加坡做業務,還要從這幾年新加坡在資金面,政策面的變化說起。
今年各類資金湧入新加坡從金管局官網數據可見一斑。截至二零二二年二月底,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高速增長,已超過400家。早在今年5月,長和系創始人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更是布局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成立家族辦公室,以尋求新的交易投資機會。 同時,新加坡目前擁有亞太地區最大的綠色貸款和可持續發展貸款市場,新交所也是東盟最大的綠色金融市場和是亞太地區企業ESG債券的上市的首選地,發行量超過亞太地區市場份額的50%。
從政策面上看,新加坡預算大舉投入碳市場和綠色金融産業,并于今年宣布征收高于市場預期的碳稅,為脫碳提供長期資金支持,并明确隻有VCS和 GS标準的碳信用資産才可以用作抵扣碳稅。推動建立一個區域碳市場,并将其實現淨零排放的最終期限提前,使新加坡成為亞洲碳稅先行實施國家之一。
瞄準了天時地利,中國碳中和集團發布了一系列公告表明進軍新加坡的決心。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不但成立新加坡子公司,招兵買馬,并接連同新加坡石油,新加坡地鐵SMRT展開全方位合作,依托多個合作方在新加坡的核心地位和在東盟地區的網絡,不斷拓展國際業務。
目前,幾乎涉足石油、天然氣和自然資源的大型能源公司都在從事碳交易,包括石油巨頭、大宗商品貿易公司和航運公司。十月十四日,中國碳中和集團(01372.HK)發布公告,宣布與Northwaters Capital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開拓全球碳資産投資交易市場。目前,查看北水資本的官網,其已成功發起并設立新加坡元和美元雙币Carbon Asset Global Opportunity Fund,用于投資全球碳信用資産, 并尋找及投資全球碳中和領域的先進氣候技術項目,推動相關項目在亞太地區商業化及其他碳中和相關業務等。 相信中國碳中和集團如果可以有效把握新加坡在碳市場發展的領先優勢所創造的巨大商業機遇,創造長期和穩定的财務回報隻是時間問題。
供給端缺口創造的曆史機遇
2015 年簽署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以來,國際碳市場的交易量增長了 800%。要實現零排放,年排放量必須至少減少 500 億噸排放。2021 年,地球上的所有抵消項目累計發放了創紀錄的 3 億噸碳信用額。Trove Intelligence的統計數據顯示,即使在最保守的情況下,未來對抵消的需求也是供應的倍數。市場長期供不應求。
資料來源:Trove Intelligence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于2022年 7 月成立的國際碳市場委員會。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的經濟學家Howie Lee在今年三月指出,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将成為該區域主要的碳交易中心,不同行業的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的碳交易櫃台數量激增。 随着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碳信用市場的逐步推出,碳信用的需求和交易将快速發展,相信可以為公司碳資産開發與經營業務帶來更大機遇。
寫在最後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逍遙遊
莊子在逍遙遊的所描繪的美輪美奂的故事,類比如今亞洲自願性碳信用市場的發展再合适不過。北海有魚,其名為鲲,化而為鵬。似足今日的港股市場上的中國碳中和(1372)。在亞洲自願性碳信用市場的變革之中,好風憑借力,多點布局,徙于新加坡,随着這則公告的發布,完成了商業模式的閉環的同時,也譜出了開天辟地四部曲:
有人才,有技術,有網絡。構成了鲲鵬延展的脊背和翅膀。
有膽識,持重貨,是為适千裡者,三月聚糧。
海運則将徙于南冥。遵循風口和規律找到市場。
絕雲氣,負青天。一舉創下亞洲名列頭部的大宗碳信用交易記錄。
過去百年,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以破壞自然環境的和諧為代價。人類對物欲的追求,最終導緻被外物所役使。全球氣溫上升,實現碳中和的目标日益迫切。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與天地一體、“物物而不役于物”,是人類的曆史使命。中國碳中和集團(1372)将如何書寫其在亞洲自願性碳市場的企業責任并取得可觀的财務回報?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