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生态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态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建設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生态環境部将加快推動各項制度和基礎設施建設,力争今年年内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
劉友賓談到,目前,生态環境部正在加快推進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前各項準備工作,并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明确了自願減排交易市場的主要制度安排。目前已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及項目開發與實施規範、審定與核查規則等配套管理制度,即将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二是以“開門決策”的方式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建議。目前正在開展遴選評估工作,将按照“成熟一個發布一個”的原則,逐步擴大自願減排市場支持領域;
三是基本搭建完成了啟動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所需的基礎設施。組織建設了全國統一的自願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組織起草了注冊登記規則和交易結算規則。目前兩系統已完成初步驗收,具備了上線運行的基本條件。
今年以來,CCER重啟可謂是行業内的熱點話題。自2月4日,全國統一的CCER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開發完成,到3月30日生态環境部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建議,再到5月30日中關村論壇林草碳彙創新國際論壇上,生态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啟動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系統各項工作,争取今年内重啟CCER......在市場的強烈需求之下,CCER重啟的腳步越來越近。
#01 當初CCER為何暫停?
2017年,CCER項目暫停,國家宣布暫緩受理CCER方法學、項目、減排量、審定與核證機構和交易機構等的備案申請。
“市場供需不平衡”
據統計,2015年全國七個交易試點區域發放配額約12億噸,2016年用于抵消的CCER量約800萬噸,占總配額的0.67%,遠低于試點抵消管理辦法中規定的5%-10%,持續供過于求不利于碳交易穩定進行。
“交易價格與風險問題”
由于我國CCER市場呈現出供過于求的形勢,這意味着碳價格低走成為必然。在此基礎之上,當時的碳市場缺乏細則約束,容易出現交易不透明等問題,增大了交易風險。
#02 全國碳市場擴容
“CCER重啟在即,全國碳市場擴容計劃拉開帷幕“
目前,雖然隻有電力行業被明确納入全國碳市場範圍,但全國碳市場擴容計劃一直在持續推進。雙碳目标下,碳市場交易的開展需要多方考量,由于工業行業具有複雜的生産供需與排放體系,這就意味着全國碳市場擴容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6月16日,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會議順利召開,提出了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相關要求,對鋼鐵企業納入碳市場的設施與企業邊界、排放工序及排放量範圍等問題做出讨論。會議明确鋼鐵分工序配額分配與核算邊界,研究二次能源在排放量核算中的處理方式是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6月17日,召開了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會議,介紹了原油加工與乙烯企業排放量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會議一緻認為,基于産品的配額分配與核算邊界匹配性、排放設備和裝置的規範性界定、排放量核算範圍、關鍵參數實測要求及缺省值合理性等問題是石化行業納入碳市場急需解決的問題。
#03 擴容在即,影響幾何?
目前,鋼鐵、石化、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計劃已邁出關鍵一步,為相關企業未來發展規劃定了基調。
促使企業節能減排。面對鋼鐵、石化、水泥行業即将納入全國碳市場,随之而來的是配套的規章與制度體系,相關企業的轉型之路迫在眉睫。進入碳市場後,碳排放逐漸可交易化,激勵企業采取更為環保的方式進行生産制造。
加快技術研發與創新。在碳交易市場中,企業可購買的碳排放數量與企業産能和生産技術息息相關。因此,企業必須加快技術轉變,采用低碳技術進行生産,加速企業節能轉型,減少碳排放,降低生産成本。
幫助企業拓寬市場。自全球氣候變化、氣象災害加劇,各國都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戰略,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了碳市場。以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例,碳排放已被列入其貿易政策。加入碳市場,有利于幫助相關企業拓寬渠道,拓展海外市場。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文字删改來源:能源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