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越來越接近地球上僅次于南極洲的第二大冰體融化和破裂的災難性臨界點。這位研究人員表示,海平面上升的程度取決于我們現在的行動。
格陵蘭島首府努克的白天越來越長。
即使在日落之後,太陽仍然徘徊在地平線以下,在岩石海岸景觀上投射出光芒。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當天空像海洋一樣蔚藍時,人們可以欣賞格陵蘭島引人注目的山脈。它們鋸齒狀的山峰與光滑的下坡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峽灣是由古老冰蓋的無情力量塑造而成的。
但現在,到處的雪都在融化,人們在濕漉漉的厚厚的積雪中艱難跋涉。
格陵蘭島的山峰非常引人注目。嶙峋的山頂與平滑的山坡形成鮮明對比,峽灣則是由古老冰原的無情力量塑造而成。在這裡和那裡,芬芳的褐綠色苔原點綴着景色。各處的積雪正在融化,在潮濕厚重的冰層中跋涉時會感到泥濘不堪。
在融化季節開始登陸格陵蘭島之前,我預計會看到更多的雪,但現在隻剩下零星的冬雪。人們不需要成為一名科學家來觀察我們研究人員可以通過衛星和其他長期測量檢測到的趨勢。降雪在今年晚些時候到來,有時是在聖誕節之後,并且不像以前那麼持續。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質量損失後,格陵蘭冰蓋正在經曆快速而徹底的轉變。
2022年,格陵蘭島将迎來連續25年的冰損失,并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季末融化事件”。9月3日,超過三分之一的冰蓋表面(包括冰蓋頂部附近的研究營地峰會站)經曆了融化。一年前的2021年8月,峰會站記錄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記錄的降雨量,但由于在如此高的海拔地區沒有雨量計,無法準确說出降雨量。
格陵蘭島冰流失的加速速度預計将超過全新世(大約開始于 12,000 年前的地質時代)期間的任何時期。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格陵蘭冰蓋的西部地區正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正在接近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其動态和結構就會從根本上、不可逆轉地發生變化。
事實上,科學家可能低估了冰川對全球變暖的敏感程度,這意味着臨界點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早達到。研究表明,冰損失正在重塑冰蓋邊緣和格陵蘭島海岸,改變冰川速度并改變冰、水和沉積物的流動路線。這些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冰蓋對未來氣溫上升的反應。
格陵蘭島發出的信息很明确:冰層不會談判
為了避免災難,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
就像來自遙遠星星的光使我們能夠回顧過去一樣,我們現在在格陵蘭島看到的變化——我們之前對溫室氣體排放不采取行動的結果——讓我們對未來有了可怕的一瞥。正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近的綜合報告指出的那樣,“海平面上升在幾個世紀到幾千年裡是不可避免的”,這主要是由于冰雪融化。
如果自家後院沒有被洪水淹沒,海平面上升似乎并不是一個緊迫的問題。但世界上大約 40% 的人口居住在距離海岸100公裡(62 英裡)的範圍内。除了海岸侵蝕和海水淹沒淡水資源和生态系統外,海平面上升還将影響地下水位,導緻内陸地區潛在的洪水和水污染。我們這些生活在距海岸線數千英裡之外的人們依賴沿海基礎設施來運輸貨物和運輸。
我們必須共同規劃海平面持續上升的未來,并共同努力應對。
然而,海平面上升的程度和速度仍然取決于我們現在做出的選擇。最新的 IPCC 報告顯示,到 2100 年,全球氣溫将上升 3.5 攝氏度,該報告強調,迫切需要縮小當前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與實現我們商定的全球氣溫上升 2 攝氏度以下目标之間的差距。如果氣溫上升2-3°C,格陵蘭島和西南極洲冰蓋可能“在幾千年裡幾乎完全且不可逆轉地消失”,導緻海平面上升數米。估計表明 ,僅格陵蘭冰蓋就相當于海平面潛在上升 7.4 米(24 英尺)。
幸運的是,人類的未來并未完全預先确定。通過現在采取強有力的以氣候為重點的行動,我們可以拯救大部分格陵蘭冰蓋,遏制野火的蔓延,最大限度地減少幹旱頻率和嚴重程度的上升,加強糧食安全,并确保一個宜居的世界。
但要實現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緻、持續的努力來限制全球氣溫上升;每個學位都很重要。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必須遵守既定的最後期限并兌現現有的承諾,不再将化石燃料作為我們的主要能源。
格陵蘭島發出的信息很明确:冰不會談判。
文字譯編來源:ECO-Business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