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光伏産業已經進入大規模、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7月,國家能源局公布了上半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根據總裝機容量,光伏裝機已正式成為我國第二大電源裝機,僅次于煤電。作為新興産業,光伏市場持續擴容總是伴随着技術創新,而在衆多技術領域中,電池片是重中之重——光伏電池是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半導體器件,是光伏産業鍊中遊的核心環節。如今,光伏電池技術正處于快速疊代升級的階段,從傳統的P型PERC技術向N型新型電池技術轉變,而N型新型電池技術又以TOPCon和HJT為主要路線。那麼,哪種光伏電池技術在當下更具優勢?哪種技術又将彎道超車,成為長遠未來的大赢家?光伏行業是一個高度競争的行業,為了降低度電成本、提高量産效率,各個光伏企業都在不斷地投入研發,尋求新的技術突破。盡管P型電池(PERC技術)仍然憑借制造工藝簡單、成本更低等優勢保持行業主流地位,但是其困境也非常明顯:當前PERC電池平均量産效率已達到23%左右,而理論轉換效率極限為24.5%。也就是說,P型電池量産效率已經接近理論極限,提升空間較小。而且,P型PERC電池還存在着光緻衰減(LID)的問題,即在初次曝光後會出現效率下降的現象,這是由于P型矽片中摻雜的硼元素與氧原子形成硼氧對導緻的。因此,行業主要玩家都将目光投向新技術。在此前的2023光伏展上,各光伏設備廠均向N型設備加碼、提供解決方案,透露出N型新型電池技術的需求正在增長。N型新型電池技術是指使用N型矽片作為襯底的電池技術,其中最主要的兩種技術路線是TOPCon和HJT。這兩種技術路線都具有高效率、低衰減、低溫度系數、高雙面率等優點,理論效率極限分别為28.7%和27.5%。其中:
- 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是在N型矽片背面形成隧穿氧化層和多晶矽接觸層,降低了金屬接觸複合速率,提升了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
- HJT(本征薄膜異質結)電池是在N型矽片上增加一層非晶矽異質結,提高了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
目前,國内外各大光伏企業對于N型兩種技術路線都有所布局,但是側重方向各不相同,TOPCon技術和HJT技術對市場份額展開争奪是可以預見的。TOPCon技術的主要推動者有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而HJT組件的推動者包括通威股份、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科技、東方日升等,不難看出有不少企業選擇了兩頭下注。目前來看,N型TOPCon技術在投産方面占據了先發優勢,越來越多光伏企業加快了Topcon電池的擴産腳步。比如,7月22日,協鑫集成發布公告稱,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預計為不超過 57.99億元,資金用途包括總投資38.85億元的蕪湖協鑫20GW(二期10GW)高效電池片項目,主要生産TOPCon電池。這也導緻市場預期TopCon電池将率先實現商業化大規模量産,搶占下遊市場,在未來獲得更多份額。
事實上,在筆者看來,N型HJT技術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TOPCon技術其實并非一種完全創新的技術,而是在PERC原有的8-10道工序基礎上增加2到3個工序即可實現的疊代技術。TOPCon技術投産快,也正是因為它在工藝上與P型PERC電池較為兼容,隻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設備和材料,如隧穿氧化層設備、多晶矽設備、低溫銀漿等。但是,這些設備和材料都會增加生産成本,并影響良率和穩定性。而HJT電池主流工序隻有4道(細分6步),相比PERC和TOPCon大幅簡化,因而具備更高的生産良率和提效潛力,比如鈣钛礦與HJT疊加可明顯增強HJT電池轉換效率。因此,HJT技術才是光伏電池片的革命性技術。當前的問題是,HJT電池彎道超車TOPCon電池,應該怎麼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A股光伏闆塊整體估值持續下滑,中證光伏産業指數近一年跌幅達到33%。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光伏企業紛紛擴産,市場競争不斷加劇,成本壓力逐漸突出,投資者對光伏企業盈利前景并不看好。
中證光伏産業指數
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國内外光伏市場都可以選擇更便宜的産品。這種局面下,成本更低,從而産品價格更低的企業才有更強的競争力。在近日舉行的“光伏行業2023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讨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指出:“今年上半年的熱詞之一就是降價。”相比P型電池,量産效率更高的N型電池毫無疑問更能代表未來,但是,成本也正是目前制約N型電池技術量産的主要因素。N型電池成本上高于P型,尤其是HJT電池當前設備成本、材料成本更高。根據東吳證券的測算,綜合電池片的非矽成本來看HJT電池片的總成本,按照漿料0.13元/W(12BB&50%背副銀包銅)、靶材0.04元/W、設備折舊0.08 元/W以及其他制造成本0.05元/W等非矽成本合計0.3元/W,則矽料價格100元/KG、矽片厚度120微米時——HJT電池片的總成本約為 0.67 元/W,而同樣厚度的TOPCon 約0.64元/W,PERC 約0.61元/W。能否降低成本、成本降低的速度決定了HJT技術的未來。一方面,當然要看作為核心原材料的矽料成本——目前來看,這部分成本相對穩定。供應過剩是矽料市場當前的趨勢。矽料價格上半年整體呈現下跌現象,相較去年最高價降幅超過78%,且下半年新增規劃産能較多,預期短時間内産業鍊價格不會大漲。
資料來源: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對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呂錦标表示,今年下半年,多晶矽價格會有一些回調,但幅度不會很大,整體将保持供應充足的局面,價格将穩定在合理低位。N型HJT電池的高成本來自純度更高的矽料,未來,随着矽片厚度驗證持續下降,單瓦耗矽可以彌補高純矽料價差。另一方面,非矽料成本也是降本的關鍵,而HJT技術在這些環節的降本空間非常具有想象力。這部分主要包括銀漿成本和設備成本。而随着電池片産業上遊技術的進步,低溫銀漿國産化已基本實現。浙商證券研究所指出,随着銀包銅、雙面微晶、0BB 技術持續導入量産,單GW設備投資額的進一步降低,HJT在非矽方面降本潛力大。未來,當成本不再是劣勢,HJT電池産業化進度必将加速。解決成本問題需要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協同創新,突破工藝和設備供應的難關。
工藝優化和設備改進是控制成本的最佳手段。比如,6月,羅博特科出貨了首台單體GW銅電鍍設備,将銅電鍍設備單台産能從600MW提升到1GW,還減少了20%的占地面積,顯然将優化光伏電池廠商生産成本。同時,N型HJT電池想要大規模擴産,追趕N型TOPCon電池的腳步,還必須解決設備供應的問題。根據上海有色網SMM調研,目前,國内可量産HJT核心設備及整線設備的企業僅4家公司,HJT設備産能較為緊張。産業鍊中遊光伏設備企業擴大設備産能,提升設備技術是破局關鍵。國内已實現HJT整線設備供應能力的企業,比如邁為股份、捷佳偉創等,應該更重視對包括設備投資額中占比過半的PECVD在内的核心設備技術層面的突破。無論如何,在當前行業激烈的競争下,發展HJT電池“卷”出一條路是光伏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越來越多光伏企業開始加入HJT電池生産線的投建大軍中。經上海有色網SMM近期調研,國内規劃布局HJT電池生産線的公司有46家左右,項目基地達59個以上。國内HJT電池規劃産能達到308GW以上,相較年初規劃規模增長了163%。産能規劃最大的公司為華晟,其次東方日升。未來預計多家龍頭公司将進入HJT電池擴産大軍。
而來自下遊的需求增長也一定會推動上遊企業技術疊代和創新,以争奪更多客戶。SMM預計,2024年将為HJT電池産能擴張大年,預計此後在N型電池市場獨具競争優勢。HJT有望在2025年之前量産單瓦成本低于PERC/Topcon電池成為市場主流,并在2027—2030年之間與鈣钛礦優勢結合大幅推動其市占率提升。可以預見,以高效N型光伏産品為動力,光伏産業鍊上下遊都将迎來新一輪強勁發展的機遇。隻不過,在這一輪浪潮裡,光伏企業需要回歸科技屬性,笃定創新比擴産重要。越早突破新電池技術限制的企業,越有機會站在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