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中國西部水泥有限公司(02233.HK)── 作為陝西省領先的水泥生産商之一,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亞等海外發展中市場擁有日益增長的業務,公布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内」)之中期業績。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集團的業務運營發生重大變化,這無疑是集團發展曆程中的關鍵一年。在業務運營方面,得益于供應側的嚴格管理和成本降低,集團在中國本土市場的運營表現 有所改善,同時海外業務的貢獻也持續增長,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集團在二零二五年上半年财務業績的顯著提升。
水泥及熟料的銷量同比增加23.6%至1,082萬噸。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下降8.3%至665 萬噸,而海外市場的銷量則增加178%至417萬噸。受惠于供應側的井然有序管理,中國 水泥及熟料平均售價增加4.1%,與此同時更低的成本也進一步提升毛利率表現。海外銷 量的大幅增長帶來更具可持續性的平均售價,達至每噸人民币486元。
這帶動收入同比增長46%,達至約人民币54.2億元,其中約人民币30.7億元來自集團的 中國核心市場,約人民币 23.5 億元來自海外市場。集團總毛利增長65%至約人民币16.3億元;由于海外市場的平均銷售價格及每噸毛利均高于國内市場,集團于中國錄得毛利約人民币6.8億元及于海外錄得毛利約人民币9.5億元。集團總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 (EBITDA)增長 44%,達至約人民币18億元,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增長93%至約人民币 7.48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币13.7分。
談到集團上半年業績,西部水泥主席張繼民先生表示:「集團心系海外發展,包括在撒哈 拉以南非洲和中亞地區的擴張,已通過我們近期的财務業績得到驗證。二零二五年上半年, 盡管海外水泥和熟料銷量隻占集團總銷量的 38.5%,但這些海外市場的收入約占集團總收入的43%,并貢獻了集團毛利的 5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集團于中國的總水泥年産能為2,850萬噸,共設有十七條水 泥生産線,其中陝西省的産能為2,170萬噸、貴州省為180萬噸、四川省為150萬噸及正 在出售的新疆 350 萬噸産能。集團出售新疆資産予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8月15日完成,使中國總産能為2,500萬噸。
于海外市場,集團的總水泥産能為1,360萬噸,共設有七條生産線,其中埃塞俄比亞的水 泥産能為630萬噸、烏茲别克斯坦為250萬噸、莫桑比克為200萬噸及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為150萬噸,此外,于盧旺達及坦桑尼亞的水泥研磨産能分别為100萬噸及30萬噸。繼于二零二五年一月及五月公布完成對位于剛果首都金夏沙年産能120萬噸的 CILU 水泥廠收購後,集團于中國境外的總水泥産能預計将增至 1,480萬噸。
「我們相信,集團在水泥廠建設、水泥生産及銷售方面的專業能力具有獨特優勢,能支持 這些海外地區的經濟和水泥行業發展,并從中獲益。」張主席先生續說:「非洲擁有全球 增長最快的人口結構,總人口預計将從二零二四年的15億增加至二零五零年接近25億, 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國内生産總值增長率居全球之首,但其人均水泥消耗量卻處于全 球最低水準,僅為成熟發達市場的一小部分。這些市場的基建發展和城鎮化将受益于當地 及國際發展的增長政策,包括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
鑒于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所取得的進展,集團在邁入下半年之際,将推進多個優先事項,著 重于加強集團的财務狀況,繼續受益于中國本土市場不斷改善的業績,并鞏固集團已取得 顯著進展的海外市場地位。
集團旨在受益于陝西省供應側紀律性的提高以及持續的環境管控,這些舉措成功限制省内 的供應過剩情況。集團還旨在鞏固和加強其在海外蓬勃發展的市場地位。自二零二零年以 來,集團已在埃塞俄比亞水泥市場建立重大的業務版圖、在莫桑比克擁有全國僅有的兩家 運營中的熟料廠之一(于該國北部還有另一家在建中廠房),并在剛果、盧旺達和坦桑尼 亞西部建立規模最大的熟料和水泥業務,同時還擴展至烏茲别克斯坦。集團目前在烏幹達 也有在建的新生産設施。
張主席總結道:「我們對海外發展區域的增長潛力仍然十分樂觀,深信我們正在打造位于 撒哈拉以南非洲及中亞地區極具競争力的水泥資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