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灼2月19日消息,截止收盤,華虹半導體(01347.HK)股價漲22.95%。
消息面上,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半導體技術供應鍊情報報告》顯示,全球對AI和高性能計算(HPC)的需求将繼續上升,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2025年将增長超過15%。此外,花旗發表報告指出,中芯國際及華虹半導體均公布去年第四季業績,由于國内需求回暖,兩間公司收入分别同比增長32%及18%。該行稱,中芯與華虹對近期需求持樂觀态度,主要由于客戶因關稅擔憂而提前下單,并受惠于政策支持。中芯期望今年取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
此外,當地時間周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将在4月初公布針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的進口關稅。天風證券表示,長期來看,外部地緣政治影響帶來的不确定性有望加快中國大陸半導體産業鍊國産替代的步伐。國信證券認為,通過與DeepSeek等國産大模型的适配,國内全功能GPU對複雜AI任務的支持能力将得到驗證和優化,有助于國内AI全産業鍊發展,繼續推薦相關半導體公司中芯國際等。
華虹半導體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銷售收入5.39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環比增長2.4%。毛利率11.4%,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損失2520萬美元。高盛認為,考慮到公司管理層透露第二個12英寸晶圓廠預計将于2025年開始量産,且公司2024年第四季産能利用率已接近100%,預測産能擴張計劃可支持公司未來長期增長。
機構面上,中銀國際表示,華虹将受惠于DeepSeek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加速潛力、汽車及工業庫存調整周期結束及芯片本地化需求,整體估值水準将持續獲上調。
銀河證券研報稱,看好國産算力需求爆發和半導體制造産業鍊天花闆擡升。在内部需求爆發和地緣政治的共同影響下,我國半導體産業鍊相關企業将獲得更多的驗證機會和場景,步入良性循環。
截至收盤,華虹半導體(01347.HK)股價漲22.95%,報38.3港元,成交額56.4億港元,總市值658.25萬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