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 DeepSeek 效應持續發酵,一直被市場認為沒有 A概念的港終于重新獲市場看待,因重磅股如騰訊、阿裡巴巴,以至一些軟件相關股等都出現較大升幅。成交增,港交所可直接受惠。
随着中國 A 股市場放緩新股發行步伐,且地緣政治因素導緻在美國上市的吸引力下降,香港正成為中國企業上市的首選目的地。早前《路透》報道,内地和香港的監管機構已要求部分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協助加快中資企業在香港上市。而自去年 10 月起提交新上市申請的合資格新股,兩家監管機構将于 40 個營業日内完成監管評估,而預計市值達 100 億元的合資格 A 股更獲設「快速審批時間表」,不多于 30 個營業日。總之,完全符合規定的申請,可望 6 個月内可以完成申請程序。事實上,2024 年下半年市況顯著回暖,市場集資 695 億港元,占全年集資總額八成以上。2024 年全年,香港共錄得 63 宗新股上市,
集資額達 829 億港元,較 2023 年上升 78%。IPO 集資額重返全球 IPO 市場前五名,這反映投資者信心回升,這正面趨勢預計将延續至 2025 年,彭博估計集資額有望達 1700 億港元,即比起 2024 年翻倍,港交所可受惠上市費增加。
另外,美國「Higher for longer」有利投資收益。回顧港交所在 2023 年時投資收益翻了一倍,是由于當時港元及美元存款息率上升,而最近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指出,若經濟保持強勁但通脹未向 2%靠攏,政策利率的限制性應可維持更久,美國「Higher for longer」的貨币政策大機會延續。同時,港交所的大部份投資收益來自現金及銀行存款,而成交增亦包括期貨及期權,保證金增加可有利創造更多投資收益。
凱基證券分析員:譚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