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港股市場活力湧動。大量南下資金湧入港股。港股市場開年的13個交易日淨買入高達1085億,其中,上市公司奇點國峰(01280.HK)通過收購新業務,憑借白酒與教培兩大核心業務構建了堅實的基礎,并開創性地将 AI 理念深度融入自身的商業架構之中,全力打造港股市場獨一無二的 “AI 賦能白酒第一股”。近日,真灼财經與奇點國峰的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袁麗軍先生展開了深度專訪。
袁麗軍先生,軍官出身,有20多年的服役經曆,多年的軍旅生涯在袁總身上凝聚成了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冠軍精神。退役後的第一份工作,他選擇了深圳某企業培訓機構,擔任無底薪銷售的職位。不久便成為銷冠;此後,擔任分公司總經理,并帶領分公司成為全國冠軍分公司;在他兼任華中大區總裁的第一個月,該大區也成為全集團的冠軍大區。目前,袁麗軍先生擔任奇點國峰副董事長/聯席總裁,談及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他躊躇滿志,侃侃而談。
1 奇點求學的發展規劃
袁麗軍先生介紹道,奇點求學是一家為中小企業創業者、意向創業者和高淨值人群提供線上線下教育服務的OMO教育平台,2024 年 9 月,奇點求學登錄港股資本市場的大舞台,開啟了新的發展篇章 。
對于未來十年,袁麗軍先生指出,作為一家上市教育培訓機構,奇點求學在經營思路上需要實現從“經營産品”向“經營平台”的戰略轉型。要利用好上市公司這張牌,在教育培訓賽道用資本的力量并購優質資産。而在選擇并購标的時,奇點求學會關注三個核心指标:一是流量,看标的在當今及未來的流量是否可靠、有生命力;二是業績,即被收購團隊需要有較強的變現能力;三是利潤,不能僅靠免費或高成本獲客而利潤低甚至虧損。此外,标的核心創始人和團隊要與奇點國峰志同道合,經營理念一緻,能夠互補和高度認同。
後疫情時代,在線上獲客成為主流的情況下,奇點國峰作為上市公司平台,在行業内是稀缺資源。袁麗軍先生對自身在行業内的操盤能力和信用充滿信心:“我們可以通過穩健地并購優質資産,實現倍數增長”。
未來,奇點求學會順應科技發展的趨勢,将AI大模型的應用與公司線上引流相結合,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袁麗軍先生透露,公司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全面的數字化運營及規劃。
2 教培與白酒的互相賦能
除了教培闆塊,白酒業務也是上市公司重要的業務闆塊。在袁麗軍先生眼裡,白酒與教培這兩塊業務的關系相輔相成。一方面,教培的場景多數情況下會用到酒,酒是促進學院乃至學員之間情感聯絡的重要工具,許多企業家自身也是白酒愛好者與收藏者。另一方面,白酒從生産到銷售,整個産業鍊條存在大量的成功案例,亦可以作為教培行業的教材使用,通過将優質的白酒産品與教育培訓相結合,可以有效拓展市場邊界,實現雙向賦能。
袁麗軍先生認為,奇點國峰有自己的酒廠,酒的成本價具有競争力。其次,公司白酒業務的董事長兼總裁孫躍先生,是泸州老窖的前總裁,是白酒行業的領軍人物。教培業務對白酒的助力在于,在白酒市場競争白熱化、消費規模呈下滑态勢的背景下,憑借自身積累的龐大流量以及精準觸達客戶的能力,教培業務能夠繞開傳統廣告投放模式,直接将白酒精準推送至目标客戶群體,同時充分發揮培訓行業特有的宣傳引導與傳播優勢,助力白酒業務拓展市場空間。奇點求學可以利用旗下産品“九維财富”的客戶和渠道,讓酒産品直接觸達終端客戶。
而白酒對教培業務的賦能主要表現為,鑒于學員和運營商本身存在飲酒需求,且公司所提供的白酒品質優良、價格親民,能有效促進其購買與複購行為。在開展同行業優質标的并購工作時,白酒也常作為備受青睐的産品發揮積極作用,教培闆塊的流量和客戶觸達能力能夠助力白酒産品的精準營銷,進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袁麗軍先生認為,中國人喜歡正能量,而公司的主要白酒産品“勝酒”,正好在這方面契合大家的心理和對未來的期待。從培訓角度講,培訓除了傳授專業知識,還能傳遞正能量。很多行業,包括華為這樣的高科技公司,在出征、啟動會等活動時都會注重士氣展示。因此,公司将主要産品“勝酒”定位為“中國第一團建酒”(需要法務确認),提出了“出征前,喝勝酒”的口号。這與奇點求學培訓的賽道、性質和特征相吻合。
3 教培業務的橫向拓展
目前的港股市場上,許多電商頭部亦都選擇開展教培業務,如交個朋友,就開展了多種培訓類業務。而奇點求學深耕于教培闆塊,事實上也存在橫向拓展的空間。
對此,袁麗軍先生認為,如果把奇點求學做成平台化,課程肯定需要橫向擴展。平台化後,定位就會與現在不同,課程不僅有線下,還會有線上。屆時公司會通過對客戶的調研排序,滿足大家最想聽的課、最想見的人的需求,讓大家各取所需。
此外,奇點求學積極開展對外合作,旨在全方位豐富自身産品線、課程資源與師資力量,進而實現服務質量的大幅躍升。此前,奇點求學與香港知名商學院攜手達成戰略合作,力求深度整合雙方優勢資源,一方面大力引入商學院優質的課程體系與教學理念,為奇點求學的課程架構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積極促進雙方教師間的交流協作,有效擴充自身師資團隊。同時,借鑒其先進的學員服務模式與經驗,持續優化服務流程與品質,全方位提升綜合競争力,為長遠發展築牢根基。
談及對未來的展望,袁麗軍先生認為,鑒于中國巨大的培訓市場需求,教育培訓行業在中國是客觀需要和長期存在的,“隻要我們做好内功,持續提升經營能力、完善産品思維和理念、做好産品差異化、提高團隊專業能力和服務品質化,就一定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