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研究

香港會計師公會提交政府預算提案以增強香港的全球競争力和長期韌性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5-01-24 21:40:55

字号

真灼财經1月24号訊,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以 “構建可持續未來 —— 财政穩定與經濟及社會發展” 為主題,公布了其對 2025 - 26 财政年度政府預算的提案。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提案包括四大主題下的一系列廣泛措施,涵蓋推動經濟增長和刺激投資、吸引和留住人才、維持公共财政以及可持續發展,以幫助香港開啟新篇章并鞏固其作為世界上最适宜生活、工作和旅遊的地方之一的地位。

 

香港會計師公會估計,2024 - 25 年度的财政赤字約為 970 億港元,這與财政司司長在 1 月初更新的預測相符,但仍是最初預測的兩倍。這是由于土地銷售減少以及财政年度内經濟增長放緩所緻。預計這将導緻财政儲備降至相當于約 10 個月的政府支出的水平。不過,香港會計師公會認為,鑒于香港的整體财務實力,外彙基金管理的資産超過 4 萬億港元,加上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财政儲備中也持有相當數量的資産,2023 年的低赤字與 GDP 比率(約 3.3%)、2024 年 GDP 增長預測為 2.5%,以及溫和的消費者物價通脹率(約 2%),香港目前的财務狀況穩健且相對穩定。同時,這些數字隻是一個快照,因此我們必須仔細且積極地監測情況,以确保其不會顯著惡化。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表示:“盡管由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全球經濟和利率前景存在各種持續挑戰和不确定性,但我們認可政府為應對這些挑戰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通過适應不斷變化的全球動态并提升本地競争力,香港的經濟在過去一年中持續擴張并取得了适度的成就,失業率接近充分就業水平。”

 

“香港過去已證明有能力應對此類挑戰,并且能夠在财務上變得更強大、更具韌性。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審慎的财政管理以及持續采取措施提升我們的競争力、國際金融地位和本地經濟發展,我們能夠再次做到這一點。”

維持公共财政

 

香港在 2023 - 24 财政年度面臨略超 1000 億港元的預算赤字,财政司司長在其最新估計中預計本财政年度也會出現類似赤字。這凸顯了增加政府收入和控制公共支出的必要性,特别是經常性支出,在 2024 - 25 年度,經常性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超過 90%。

增加政府收入

 

香港會計師公會繼續呼籲對香港的稅收制度進行更廣泛的審查,以提高确定性和競争力,并探索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充足、穩定收入的方案。香港會計師公會還提出了一些在中短期内增加額外收入的具體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對進入香港特定區域的所有公私合營地面交通工具征收基礎設施稅,這可以支持香港的基礎設施發展以及相關的人力成本。此外,香港會計師公會認為,有空間進一步有限度地将薪俸稅的最高邊際稅率從 16% 提高到 16.5%,以及提高住宅物業差饷的标準稅率。這些措施可以帶來額外收入,同時對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影響不大。香港會計師公會指出,在香港實施全球反稅基侵蝕模型規則(“GloBE”)以及引入國内 “補足稅”,隻要設定最低稅率門檻并對大型跨國公司适用,也将帶來額外收入。在 2023 - 24 年度預算中,财政司司長估計這将帶來 150 億港元的收入。香港會計師公會呼籲更新這一數字,以使香港的整體财政狀況更加清晰。

優化公共支出

 

香港會計師公會支持政府在當前财政緊張的環境下控制公共支出和節省成本的努力,包括在财政鞏固計劃下連續兩年削減 1% 的支出。與此同時,香港會計師公會建議審查政府支出,以确定可以減少流程精簡和增加自動化的領域。公共支出應優先考慮可能使社區受益并推動增長的領域,如住房、醫療保健、教育、福利和數字化。除了發行債券外,政府還應考慮公私合作夥伴關系以及可能的一些收費系統擴展,作為收回公共資金成本的一種手段。為評估不同融資方法的适當性和有效性,應進行詳細考慮和深入分析。

推動經濟增長并吸引對港投資

 

香港會計師公會認為,香港迫切需要強化其傳統競争優勢,包括商業友好環境、作為 “超級聯系人” 的豐富經驗及其作為亞洲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長期聲譽。

調整利得稅制度并支持地區總部經濟

 

香港會計師公會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支持香港的商業友好環境并吸引更多投資。這些措施包括審查兩級利得稅制度,考慮将小型和中型企業(“SMEs”)的門檻從 200 萬港元提高到 400 萬港元;促進地區總部(“RHQ”)經濟的發展;為符合條件的地區總部的相關利潤提供稅收減免(即稅率為 8.25%);以及為公司提供咨詢和法律費用補貼,用于通過重組回到香港。

 

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提案還包括支持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其他多項措施,其中包括支持中小企業的數字化。

刺激研發和創新科技活動

 

為了加強城市的創新經濟,香港會計師公會建議政府與不同行業合作,向企業宣傳新的 “專利盒” 制度,并對研發(“R&D”)、創新和技術(“I&T”)及知識産權(“IP”)相關業務的稅收激勵制度進行全面審查。還應探索諸如财政補貼等激勵措施,以鼓勵更多本地研發活動。

适應全球稅收體系變化

 

政府應繼續擴大香港的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網絡,聘請國際專家為香港的研發人員提供培訓,并延長或規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能力建設支持計劃試點,以建立本地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人才庫。

 

“人才對于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政府緻力于将香港轉變為高端人才的國際樞紐,并已推出政策措施來支持這一願景。我們相信香港走在正确的軌道上,并建議采取更多的激勵措施來加強這些政策措施,以幫助實現甚至超越成功。” 香港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張瑛表示

減輕生活成本

 

香港會計師公會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來減輕生活成本,為勞動力和更廣泛的社區提供更大的支持。措施包括在 2024 - 25 年度對薪俸稅和利得稅給予 100% 的減免,但上限為 6000 港元;對可評稅值最高為 20 萬港元的物業或新累進稅率制度下的較低級别物業,每季度給予稅率減免,上限為 1200 港元;考慮擴大 “合資格租賃” 的範圍,根據差饷租值稅對服務式公寓給予租金減免;還建議将自願供款至強制性公積金和合資格年金保費的稅收減免範圍從 80000 港元增加。

構建可持續未來

 

香港會計師公會全力支持政府為在 2050 年實現碳中和并加強香港作為領先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所做的持續努力。為支持這一目标,香港會計師公會提出了一些與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築認證、新能源交通和回收等相關的提案。

鼓勵盡早采用香港财務報告準則可持續披露标準

 

在香港政府發布《可持續發展披露路線圖》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發布《香港财務報告準則可持續披露标準》(HKFRS SDS)之後,香港會計師公會建議政府通過提供更多的稅收減免,鼓勵大型 “公共問責實體” 自願盡早采用 HKFRS SDS,以促進香港全面可持續披露生态系統的發展。

微信截圖_20250124213304

圖片說明: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中)、香港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楊澤志(左)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張瑛(右),介紹公會2025-26年度稅務政策及财政預算案《構建可持續未來:穩财政、振經濟、惠民生》四大主題下的一系列建議。

 

來源:香港會計師公會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