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瑤綠色管理層代表: 左至右
周榆桐先生 策略及投資總監
吳永康先生 主席
吳玉群女士 行政總裁
張笑珍女士 财務總監兼公司秘書
作為香港最大和最受敬重的綜合環境服務集團之一的碧瑤綠色(01397.HK)于上月底公布了2022年首6個月的中期業績,期内收益為約7.1億港元,同比增加約22%,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溢利約1,780萬港元,同比大幅增加約45%。整體毛利率為8.1%。
碧瑤綠色在香港清潔、廢物管理及回收市場擁有領導地位,業務覆蓋環衛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有機肥料及動物飼料生産、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等領域,為不同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和跨企業。
2022年上半年,碧瑤綠色成功獲得共19.5億港元新合約,成功将集團的手頭合約由2021年12月31日約21億港元大增約60%至約34億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創集團曆史新高,為2022年下半年及日後年度,迎來可觀的收益增長。
清潔作為集團的核心業務,在2022年上半年期內錄得可觀增長,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2%,達至近約5億港元,占集團總收益約70%。期内集團中标香港特區政府多份新的街道清潔服務合同,價值約16億港元。集團的香港特區政府食環署街道清潔服務,已覆蓋香港共七區,服務總人口超過250萬(為香港總人口的三份之一),标志碧瑤綠色于香港清潔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
廢物管理及回收方面,集團于期内獲食環署兩份新廢物收集服務合約,總價約1.4億港元。碧瑤綠色的食環署廢物收集服務,覆蓋香港共五區,服務總人口約150萬人,為香港廢物管理市場中的領導者。
集團作為香港特區政府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現為香港處理超過5,000個回收點(包括塑料、玻璃樽、金屬、廢紙),營運多個分揀設施。碧瑤綠色為期33個月的環保署“塑料回收先導計劃”服務合約,為香港東區、觀塘區及中西區提供塑料收集服務,已于上半年成功開展,預計下半年的回收量将有所增長。
預期塑料2022年下半年回收業務量增加 踏入收成期
在昨天(9月5日)的業績新聞發布會上,碧瑤綠色管理層表示,為應付預期塑料回收業務量的增加,集團已引入了一套全新及全自動高速塑料分揀設備,采用近紅外線技術,快速分揀所有塑料種類及顔色。新設備不單是處理量的增加,同時亦是質的提升,幫助碧瑤綠色将收集回來的塑料,精準及有效分揀出不同類别并轉廢為寶,有助加速業務增長。集團預計,設備全面運行後,每年可處理超過10,000噸塑料,相等于4億個塑料瓶。
為配合香港可持續發展,碧瑤綠色表示将繼續提升回收品收集及循環再造能力。公司于香港屯門環保園,與太古飲料及其他投資方合資開設香港首間達準食品級的PET塑料工廠,将回收的塑料,循環再造成可用作制造再生産品的塑片。此項目計劃現已投産,産量将續漸增加。
綠色科技服務方面,碧瑤綠色去年獲得環保署首份使用生物科技(黑水虻)轉化技術,解決香港雞糞問題的合約。該項目位于香港屯門環保園,現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預計2022年年底前正式投産,為碧瑤綠色科技業務增長帶來動力。
集團緻力以生物科技為業務注入新動力。集團已與怡和機器合作位于香港屯門環保園的生物炭工廠,并将于今年内進入測試階段,通過熱解技術将木質廢料轉化為高質量生物炭,達到轉廢為材的目的。
ESG+方案具吸金力
與此同時,集團今年推出ESG+方案,協助提升上市公司客戶的ESG表現,有利客戶安排綠色融資以及提升加入ESG指數成份股的機會。面對「雙碳」目标的實現,不少企業正努力達成目标,碧瑤綠色的方案将迎向巨大的市場空間,值得留意。
碧瑤綠色管理層表示,“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将于明年下半年正式在香港特區推行,預計政策推行後将進一步推動市民積極循環回收,刺激回收量大幅增加。而且,随着“塑料飲料容器生産者責任計劃”逐步落實,亦有助大幅增加塑料飲料容器的回收率。通過這兩大計劃,預計将直接拉動集團回收服務的業務量,為集團多年來于回收服務建設的投資及競争壁壘,提供吸引回報。
展望未來,除了繼續大力發展現有業務外,集團會不斷尋求具有增長潛力及綠色科技的項目,為保護全球環境作出持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