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1810.HK)截至去年九月三十日止的首三季業績,錄得收入為2,140億元人民币,比2021年同期下降11.8%;期間錄得6.4億元人民币的虧損。以整體來說,受惠物聯網及生活消費産品分部迅速增長,故期待集團增長有望持續。随着集團從純硬件生産轉型至家居方案解決,并大力推進取得顯著成效的「手機+AIoT」核心戰略,以抓住境内外巨大市場空間,繼續擴展客戶群體。
首先在核心的手機業務方面,集團智能手機業務在中國大陸市場快速增長,包括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74.6%,市場份額排名第四;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達到12.9%,而全球出貨量達到4,940萬台,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同時亦透過豐富智能手機産品組合,進一步提升高端手機的市場競争力。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潘鐵珊指出在重點的IoT與生活消費産品業務方面,集團境外市場業務持續擴大規模,而随着境外市場電商滲透率的提升,電商渠道優勢也持續有擴大之勢頭。同時集團亦不斷拓展線下渠道,截至去年六月三十日止,小米之家在中國大陸的線下門店數已經超過7,600家。
集團亦有多番新的動作,包括于去年三月推出的全新品牌标識,以及宣布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币,預計未來十年會再投資達100億美元,相信集團能利用自身在IoT方面的豐富經驗,開拓這條新的戰線,為未來十年的增長打下基礎。由此可見,集團在國内以至海外均有偌大的增長空間,故于中長線看好。可考慮于HK$12.50買入,上望HK$15,跌穿HK$10.80止蝕。
潘鐵珊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本人沒有持有相關股份,本人客戶持有相關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