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灼财經2023年8月17日 訊,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營運商之一 – 濱海投資(02886.HK)欣然宣布集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内」)之中期業績。
期内,集團收入同比上升約2.4%至約3,119.3百萬港元(2022年上半年:約3,046.9百萬港元)。由于2022年天然氣高氣價延續至今年首季,導緻成本上升,加上房地産行業持續在低位運行,影響接駁業務表現,毛利同比下降約11.4%至約384.4百萬港元(2022年上半年:約433.7百萬港元),整體毛利率下降至約12.3%。期内,由于毛利下降及财務費用增加,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減少約35.5%至約166.4百萬港元(2022年上半年:約258.1百萬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減少至約12.31港仙(2022年上半年:約19.09港仙)。
業務回顧
踏入2023年,低毛差問題持續困擾行業,氣源價格高企遞延到第一季度。集團憑借靈活經營,加上國内外氣價逐步回落,期内毛差有所回穩。同時,國内經濟持續複蘇,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5.5%,中央政府持續出台刺激經濟措施,支持國内能源需求。2023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94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7%,反映天然氣需求已築底回升。期内,集團把握經濟複蘇及利好政策的機遇,積極拓展業務,總銷氣量上升0.91%至10.77億立方米,達到全年目标約一半。随着2023年8月5日,國家發改委、财政部、人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召開發布會,表示會加大宏觀政策落實力度,推動政策靠前協同發力,延續優化一批階段性政策,研究出台一批針對性強的新舉措,系統打出一套“組合拳”,并預期下半年經濟将保持穩定向好态勢,集團有信心整體銷氣量能完成全年目标。
管道天然氣銷售業務 – 占總收入約 89.56%
期内,住宅用戶及工業用戶之管道天然氣銷量分别約為1.83億立方米及5.81億立方米,整體管道氣銷量同比增長約7.2%,至7.64億立方米,達到2023年全年目标約50%。期内,由于天然氣銷量增加及銷售單價上漲,集團管道燃氣銷售收入增加約5%至約2,793.8百萬港元(2022年上半年:約2,663.8百萬港元)。毛差方面,2023年上半年同比上升0.03元人民币,環比則上升0.05元人民币,顯示毛差恢複情況樂觀。
工程施工及天然氣管道安裝服務 – 占總收入約 9.62%
期内,集團累計城市中壓燃氣管網長度增加104公裡至約3,825公裡,累計高壓、次高壓燃氣管網長度增加1公裡至約649公裡;工程施工及天然氣管道安裝服務收入減少約11%至約300.0百萬港元。(2022年上半年:約337.2百萬港元);新增用戶合同增加約6.1萬戶,累計用戶數逾236萬戶,同比增加約4.5%。
天然氣管輸服務 – 占總收入約 0.82%
期内,集團代輸氣量為3.13億立方米,管輸收入減少約17%至約25.5百萬港元(2022年上半年:約30.7百萬港元)。
展望
踏入2023年下半年,集團對燃氣行業乃至自身業務保持正面樂觀,并相信疫情及高氣價對業務運營的影響正逐步消退。從政策端來看,今年6月起各地發改委陸續出台居民順價政策。截至8月1日,集團在河北、山東及江蘇共11家子公司已經完成調價,幅度介乎0.16至0.47元人民币,漲幅由5.7%至19.2%不等,對下半年進一步修複毛差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在政策端支持的同時,集團會持續加快上下遊産業鍊一體化進程,将以打通上中下遊為核心目标。今年初,集團參股中石化液化天然氣,将有助滿足相關天然氣儲氣調峰政策要求及氣貿業務開展,助力集團連接上遊資源及下遊市場,打通産業鍊。
業務拓展方面,集團正加快發展綜合能源業務,實現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競争力。除了在泰達科創城園區定制光伏、地熱等全面新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方案;集團與中石化新星天津訂立綜合能源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在能源綜合管理、綜合能源開發、分布式能源規劃、建設、運營等領域密切合作;同時,集團還與天津創業環保就八裡台鎮能源供應項目之供熱服務訂立戰略框架協議,共同推動再生水源熱泵與燃氣鍋爐相結合的綜合能源供熱方式。集團相信,上述合作均對提升品牌效應、擴大業務組合和加速集團向綜合能源供貨商之轉型發揮關鍵作用。
此外,集團積極把握「X+1+X」政策機遇,在兩大股東天津泰達與中石化天然氣的共同支持下,共同緊抓「十四五」市場化改革契機,通過深挖和創造新利潤增長點,實現可持續發展,争取更佳回報。今年五月,兩大股東基于去年《框架協議》,簽訂《關于進一步支持本公司完善産業鍊條的框架協議》,聚焦助力濱海投資成為兩大股東的天然氣清潔能源戰略平台。随着相關協議落地,天津泰達及中石化天燃氣将會分别在優化南方集團股權結構、儲氣調峰能力建設與氣源貿易、氣源支持及區域市場整合等方面給予集團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