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高開低走,先升後跌,單日轉向,最終以接近全日最低位收市,連續2日收市低于250天線(即牛熊分界線)。回顧2月港股表現,絕對可以用由月頭跌到月尾來形容。無獨有偶,筆者上月接受不同媒體訪問或中午《Finance事Up》YouTube直播時已強調,農曆新年假期後,恒指目标為22500點,并到達我本季反彈目标,短期也沒有任何上望目标。一個月過去,上述看法可以稱得上是僥幸(不幸)言中。
本港股市備受外來因素影響,過去數星期,筆者經常強調的幾件事,過去亦經常在本欄及在《星島日報》的《随幾應變》專欄跟大家分享,那就是要準确評估聯儲局貨币政策、全球各國博弈及地緣政治風險,以及企業盈利表現等因素。
力吸儲蓄到消費市場
有關于貨币政策,本欄已分析多次,暫且表過不提,雖然經濟表現往往跟股票市場,并不是同一步伐,因股市有高度前瞻性,往往會比實體經濟行快幾步。然而,當全世界焦點都放在中國重啟經濟,會對不單止内地和香港企業,甚至乎國際企業帶來增長動力之時,我們需要确定内地經濟複蘇力度能否加大。
談到經濟增長,衆所周知,消費對全球很多經濟體的貢獻都是最大,内地亦如是。最關鍵的問題是疫情,緻使個别國家包括内地和日本,因就業情況的不确定性及防疫措施限制,令市民傾向把收入儲起來。根據個别調查機構統計,内地去年儲蓄率相對疫情前最少升3%。如何把這些儲蓄吸引到消費零售市場,将是各國政府着力去做的事情。
随着内地重啟經濟,這些消費力回流,成為全球各國企業争相羅緻的客戶群,連鎖咖啡店、體育用品品牌、奢侈品鐘表珠寶皮具等,同樣希望吸引到這班顧客。
美國市場近年出現Richcession(富人衰退)的新現象,這概念上周于《星島日報》的《随幾應變》專欄已詳細講解,暫且表過不提。如何把這疫情3年多以來,中國家庭累積數以萬億元人民币計的資金,吸引到消費市場,将成為這些企業今年盈利能否回複增長的關鍵原因。從客觀角度分析,疫情過後全民複常,不用再佩戴口罩,最簡單直接的消費,當然就是光顧餐飲連鎖店,不論是吃火鍋、麻辣燙,還是涮涮鍋,喝啤酒還是中國白酒,都必定跟吃喝玩樂有關。對于高收入和高資産淨值人士而言,社會複常派對晚宴陸續出現,對于名袋名衫名表奢侈品需求當然有增無減。即使如此,這現象隻會惠及某些企業,畢竟女士們去Ball拿的小手袋,來來去去也隻是那兩三個品牌。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幾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并無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