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公司合康新能6月底發布的定增公告中,美的集團,成為合康新能定增的包攬者。後者将獲得前者提供的高達14.73億元的募集資金總額,用于電子設備業務能力提升項目、光伏産業平台項目、信息化系統升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美的集團也将持有合康新能5.41億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37.56%。合康新能作為美的内部EPC光伏業務的主體,深耕EPC儲能、工商業儲能、戶用儲能,由美的在2020年首次收入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之下。此前,美的還與鵬輝能源在儲能領域建立合作。
重點在于,美的僅僅是家電巨頭跨界光儲的一員。國内幾大巨頭如TCL、格力、創維、海爾,在開辟新增長曲線的路上都不遺餘力。但由于布局早晚、實力差異和入局方式的不同,結果也相差甚多。但在他們的财報成績中,新曲線增速高企以至于有評論稱,光儲“跨界”已經被巨頭們玩壞了。 跨界成風,不禁讓人感歎:這個世界上,懂新能源的企業,原來這麼多?
#01 家電巨頭圍獵“未來區“
雙碳戰略不斷推進,原本植根于相關行業的公司不緩不急地兌現着自己的戰略規劃,但手持資金或技術、眼望着跨界空間的局外人卻急不可耐。最近幾年,家電巨頭們正是這樣一點點搭建着自己光儲業務的參天大樓。
不過,雖然家電巨頭都有自己的資曆和資源,但他們依然在進入光伏、儲能、新能源等行業的路徑上,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有錢的出錢,有技術的出技術”,甚至都難以概括跨界的盛況。
首先是海爾,海爾是最早布局分布式光伏的家電巨頭之一:2015年,海爾太陽能首度發布全套光伏家庭能源系統;2017年,正式成立海爾太陽能公司;2018年,海爾日日順樂家與陽光電源達成合作;2022年,海爾成立新能源品牌納晖新能源,提出光伏全場景解決方案,并在12月取得進展,與諸城市政府、華潤電力共同推動濰坊諸城市光伏整村彙流項目。
顯然,海爾通過構建不同的業務載體,逐步深入布局了光儲領域。不過,相比起同行們,海爾的聲勢還算不上大——百億規模的創維,是白手起家的典範。
2020年,創維成立子公司,從戶用光伏切入,進軍光伏行業,當年營收隻有1.04億元。僅僅兩年時間,創維2022年新能源業務營收已經達到119.34億元,同比增長191%。
這得益于其步步為營的戰略軌迹:創維對光伏業務的規劃十分明确,以戶用光伏、工商業光伏、智慧能源三大闆塊,和從電站開發到終端運營的整體服務,打出了省心的優勢,從而在下沉市場占到了心智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創維還将光伏與家電業務結合,用裝光伏、送家電的“促銷”手段,迅速占領點位。由于戶用光伏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創維“農村包圍城市”的思路創造了明顯的優勢。
海爾和創維,頗有先從0開始白手起家,到一定階段再用上資本等其他工具的味道。相比之下,美的、格力和TCL,則展示出典型的巨頭氣勢,直接用資源切入上市公司體系,“買買買”鑄就光儲大業。
美的集團的“左右手”分别是科陸電子與合康新能。一方面,今年5月底,美的成為身陷泥潭的科陸電子的控股股東,後者因布局儲能業務壓力較大,自2018年起現金流持續為負。另一方面,美的在2020年入股合康新能,推動光伏EPC、戶儲業務,并在當前進一步成為實控人。
另一邊,美的的老對手格力,此前一直處于與海爾類似的不溫不火的境地。格力于2019年進軍光伏,2021年提出“光伏+儲能+空調”設想,同樣試圖從用戶側打開消費者對光儲的心智認識。不過,在2022年,格力控股盾安環境加碼儲能業務、牽手華發集團在珠海加強光伏落地後,其進入光儲的速度才開始提升。
2022年,格力電器綠色能源産品的營收達47.01億元,同比增長61.69%,其中包括了锂電池業務。
真正的家電業光伏巨頭,屬于TCL。TCL是唯一一家已經成功深度布局光伏産業鍊上中下遊的公司,其決勝手段正是2019年的收購。
2019年,TCL出資125億元,收購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混改100%股權,并更名為TCL中環。2021年和2022年,TCL中環實現淨利潤總計108.49億元,并在2022年淨利潤上超過TCL科技這個“親兒子”。
業績的強勢,來自産業鍊優勢。例如,TCL中環一經面世,便用數字化手段對産業鍊全程進行管理,部分環節實現黑燈工廠。而在市場側,TCL牢牢抓住海外市場高利潤率優勢,2022年總産能達到140GW,海外市場占有率超過60%。
除了上述五大巨頭,諸如康佳等企業同樣進行了布局,比如康佳在去年牽手禾邁股份、晟高能源科技等公司,瞄準分布式光伏。
盡管手段各異,但一支特色鮮明的勁旅,已經在光儲行業占下自己的地盤。下一步,将考驗其深度提升技術與市場能力。
#02 家電“沒活”還是跨界“有理”?
“電器是100年前電氣化時代的一個産物,在國内已成為成熟産業,即存量市場,空間有限。”
今年的股東大會上,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對行業的困境直言不諱,也借此給美的産業升級、開辟新增長曲線做好了說明。
在家電市場存量競争背景下,轉型已是必選項。2022年,美的To B業務營收近900億元。方洪波并不避諱傳統曲線改革的必要:“西方國家百年企業給我們的啟示是,要穿越産業周期、技術周期,必須要進行産業升級,找到新的所謂第二曲線、第二引擎。”
今年618,家電行業整體競争點已落子于高端家電。例如,東芝洗地機、家用中央空調、洗烘套裝和嵌入式等趨勢品類銷售額增長近70%;海爾智家高端品牌卡薩帝逆勢增長60%。奧維雲網的統計顯示,2023年618期間品需廚電合計規模同比增長14.9%。洗碗機、嵌入式微蒸烤、淨水器分别增長9.2%、21.1%、20.0%。
(圖源:奧維雲網)
但值得關注的是,行業的結構性提升意味着大盤存在壓力,隻能在量價的重新分配中擠壓利潤空間和品牌價值——要麼低價平民化,要麼高端化攫取利潤。對家電企業而言,這都不是一時就能兌現價值的确定性道路。
作為對比,光儲業務能夠讓家電企業享受借力打力的順暢感。
家電企業的優勢在于供應鍊、渠道、售後服務等等,對終端用戶有天然的親和力,這是光儲行業的傳統企業無法在一時間建立的。信達證券此前在研報中提到,部分家電企業通過自身渠道優勢先從分銷領域切入,實現業績正向化。這規避了從源頭做起可能面對的一系列重大資産投入,以及血本無歸的風險。
畢竟,像TCL中環一樣成功的并購轉型,可遇而不可求。
現階段,家電企業的跨界并不是為了去家電化,而是要在盡可能延續自身品牌優勢的基礎上,盡可能瓜分光儲蛋糕。2022年,光伏行業總産值突破1.4萬億元人民币,且全國多晶矽、矽片、電池、組件産量全線大漲超55%。而在C端的落地上,相對于盤踞上遊的光儲行業傳統巨頭,家電企業的招牌顯然能更快博取一線用戶的信任。
滿川風雨共潮生,家電巨頭在光儲領域的投入,尚有希望迅速構建起正循環,在光儲大時代再度刷新自己的品牌價值,這個時間窗口正在越來越激烈的競争中逐漸縮小。随着他們的布局越發深入,老炮兒與新生誰超越、誰掉隊,結果将很快浮出水面。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文字來源:松果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