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港股研究社 ,作者Manjusaka
在高溫極端天氣中,買新能源汽車的人變多了還是變少了?
7月4日,世界氣象組織宣布,熱帶太平洋七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這可能導緻全球氣溫飙升、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出現。
其中,厄爾尼諾對農業生産、制冷家電和冷飲消費以及能源發電等行業的影響是比較容易預見的。而看似關聯性沒有
那麼強的汽車行業,是否也會受到影響就不容易觀測了。
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影響究竟是“加熱溫度”,還是“潑下冷水”?
#01 加劇碳排放問題?
首先,我們要分析厄爾尼諾現象的成因及其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其成因主要有兩個,分别是東南信風減弱和地球自轉。不管是東南信風減弱,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上升流減弱,還是地球自轉角速度減慢,從而影響信風和洋流的方向和強度,都有可能形成厄爾尼諾現象。
換句話說,厄爾尼諾現象成因更多的是自然現象。
但是,厄爾尼諾現象與碳排放等環保問題并非毫無關聯,恰恰相反,它們之間也存在一種複雜的雙向作用關系:
一方面,人類活動導緻的碳排放推動全球變暖進程,已然對全球氣候系統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而全球變暖改變了海洋和大氣的溫度分布和壓力場,可能會增加厄爾尼諾現象的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全球監測實驗室的年度報告,2022年全球平均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為百萬分之 417.06(簡稱“ppm”),創下曆史新高。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來源:NOAA)
另一方面,厄爾尼諾現象會導緻全球氣候異常變化,如高溫、幹旱、洪澇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這些天氣現象會影響全球熱帶森林的碳循環,導緻森林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
根據中國科學報文章,一項新的數據分析顯示,2014年至2016年的“厄爾尼諾”氣候模式導緻全球熱帶森林釋放了30億噸的碳,這一數值相當于同時期燃燒化石燃料和水泥生産過程中産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約20%。
這種雙向作用下,對氣候的破壞是既包含短期因素,也具備持續性影響,而這些結果,最終将輻射到新能源汽車行業。
#02 來自高溫的打擊?
理解厄爾尼諾的影響後,就不難看出,該現象不僅在短期内對新能源汽車形成影響,也會起到更長期的作用。
從短期來看,港股研究社認為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将從三個方面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
“一是直接的高溫考驗”
盛夏暴曬下用車,一向是對空調的考驗。衆所周知,純電動車是比較怕冷的,可是,在極端高溫條件下,電動車空調制冷效果如何?這是所有購車者都會關心的問題。
根據懂車帝去年的一項非權威測試。超40款新能源汽車在極端高溫條件下的空調制冷方面,基本呈現了一分錢一分貨的局面。
在高于40℃的天氣下,鎖閉車門和車窗2小時後啟動車輛,将空調設置為最強制冷模式,30分鐘測試下,寶馬iX3制冷30分鐘後車内溫度為18℃,其中包括五菱宏光MINI EV、Model 3、比亞迪海豚/元PLUS/秦PLUS EV、小鵬P7/P5、零跑C11/T03、高合HiPhi X、理想ONE等車型車内溫度均高于30℃。
圖源:懂車帝
“二是從能源領域帶來的負面影響”
高溫天氣會增加空調使用量,從而增加電力需求和負荷。這對電網穩定性和電力供應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中電聯預計,今年夏季全國可能有2000萬-3000萬千瓦的電力缺口。根據地區限電停電、電力缺口以及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情況判斷,華北地區、四川、安徽、山東、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可能會面臨一定保供壓力。
當用電高峰期來臨時,電價上漲可能抑制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同時,高溫天氣還增加了煤炭消耗量,從而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和環境污染,削弱了新能源汽車的清潔優勢。
此外,高溫天氣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性能和壽命,降低充放電效率和容量。
“三是從原材料供應方面帶來的複雜影響“
上遊原材料價格一直是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2022年開始,為了應對成本上漲,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等下遊整車廠商開啟多輪漲價,漲幅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為了解決原材料問題,越來越多車企垂直整合供應鍊。比如,5月12日,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經營範圍新增常用有色金屬冶煉;選礦等。
新能源汽車主要使用的有色金屬包括鎳、锂、钴、鋁等,以鋁為例,根據華龍期貨研究,極端高溫天氣同樣有利于鋁土礦開采,這也就意味着礦産的産量可能将相比往常年份顯著增加。
但是,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是複雜的。一方面,南方降水增加,或改善雲南、四川等地電力供應。以雲南為例,近期雲南來水增多,對電解鋁行業的用電管理已放開。另一方面,若厄爾尼諾現象加強,或對部分缺電省份的重要産業鍊造成擾動,如廣西、山東、新疆、雲南等地也是電解鋁重鎮。
因此,厄爾尼諾具體會對原材料價格産生怎樣的影響,還難以預測,但一定會從原材料方面間接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成本。
我們認為,不管是能源問題,還是原材料問題,車企都不能被動等待“天氣”,而要提前布局,減少風險。既要加快充電、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要上遊争奪原材料,下遊末端回收資源,穩定供應鍊。
總體來看,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将更加考驗車企供應鍊的穩定性以及補能網絡的建設。對供應鍊掌控度高的車企,比如比亞迪、特斯拉等将會進一步鞏固競争力。同時,在充換電站建設方面投入有力的車企,比如已擁有超1500座換電站的蔚來等,都有機會化問題為機遇。
#03 “史上最熱夏天”掀起新能源熱潮
如果說短期影響可能弊多于利,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長期影響則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
推進清潔能源利用、降低廢氣排放,與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共同構成了汽車産業未來發展的道路。
站在更長遠的視角來看,極端天氣加強了綠色低碳出行的市場教育,對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都是利好。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厄爾尼諾現象有90%的可能性會持續到2023年下半年,但最惡劣的氣溫可能會在明年2024年出現,因為該現象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通常在厄爾尼諾形成後的第二年顯現出來。
對于極端天氣的擔憂注定将加大人們對氣候保護的重視,新能源汽車會成為這一現象的受益者。正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所說,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高速增長是交通領域節能減碳的重要成果,有效拉動了汽車産業鍊換道超車,實現了以電動化産業鍊替代内燃機産業鍊的巨大提升。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中國新能源車企手握市場和政策雙重紅利,将伴随消費者綠色低碳意識的提升而鞏固和擴大發展優勢。
從市場看,我國連續八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全球第一。7月3日,我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下線,标志着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邁入規模化新階段。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将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銷量有望突破900萬輛。
具體來看,比亞迪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中均有品牌表現亮眼。
根據公開數據整理,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量已達125.56萬輛,暫列今年銷冠之位;長城汽車新能源車型累計銷售93225輛,同比增長46.60%;作為新勢力交付量榜首,理想汽車前六個月裡交付量總計為139117輛,今年交付量有望達到30萬。
對于國内市場未來發展潛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長期來看,我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預計内需消費頂峰在4000萬輛左右。”
再從政策看,6月21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決定對購置日期在2024—2025年、2026—2027年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分别免征、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減稅額分别不超過3萬元、1.5萬元。
免征、減半征稅方案有望進一步提高市場預期,刺激新能源車銷量數據穩定增長。對此,多家機構研報展示了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看好:安信證券認為,從技術與産品維度來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天風證券則指出,頭部自主品牌及初具規模效應的新勢力品牌有望穩健發展,二線品牌有望通過新車型、優惠政策等方式維持一定份額。
總之,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高增長是世界綠色低碳發展浪潮下的必然結果,而厄爾尼諾一定程度上對行業發展起到了“升溫”的作用。
當然,極端天氣也透露出,新能源汽車産業仍然需要攻關核心技術難點,加強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快垂直整合供應鍊,以增強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