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ESG

全球變暖,怎一個「熱」字了得?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3-07-24 19:59:06

字号

近些日子,我國多地氣溫持續保持在30℃以上,熱!太熱了!熱得讓許多人都“懷疑人生”,讓很多人對這個夏天都感到“絕望”了。事實上,被“炙烤”的不隻是不僅是中國,而是全球。研究人員表示,随着世界海洋溫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爾尼諾」的到來,2023年可能會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或許正走向“未知領域”。

 

這些熾熱如烤爐的天氣,帶來了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生命損失。


640 (1).jpg

 

随着新一輪的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的發布,科學家們又一次發出警告:今年夏天的極端熱浪可能隻是極端炎熱階段的開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未來的氣候變化可能會更加嚴重。在這個炎熱如火爐的夏天,我們更應該意識到,保護地球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

 

#01 氣候走向極端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發現,地球可能正在進入一個自然溫暖的時期,全球會自然而然地呈現出變暖的趨勢。這将進一步放大人類對氣候影響,特别是對海洋表面溫度的影響,并且越往後“極度溫暖事件”出現的可能性越大,頻繁度越高。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于“轉移算子”的新算法,能夠預測全球平均地表和海表溫度,并且支持概率預測。該算法的背後原理是統計學方法。轉移算子通過所有已知的先前狀态轉移形式收集信息,并以概率的方式呈現出整個系統變化的計算結果,給出當前狀态轉換到不同未來狀态的幾率。

 

640 (2).jpg

圖:地球溫度變化(來源:UNIVERSITY OF MAINE/CLIMATECHANGE INSTITUTE)

 

簡單來講,整個預測系統将未來的氣候變化分為 24 個狀态,考慮的變化因素包括火山爆發,氣溶膠,溫室氣體排放和人類活動等,通過計算機模拟和數學模型計算狀态的變化概率,比如未來 5-10 年内,氣候将變得更寒冷還是更炎熱。

 

在模拟中,研究人員利用該算法準确地預測了 1998 年後的全球變暖間斷,并且預測模型指出,未來 5 年将處于一個自然變暖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人類碳排放活動将加劇全球變暖現象,造成更多的極端天氣。

 

#02 地球或将成為溫室?

 

除了要警惕“溫暖時期”的到來,我們也應當注意地球本身的溫度門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年的研究指出,一旦超過某些溫度阈值,地球或将激活“自我強化反饋”機制,破壞溫度上升時氣候的穩定狀态,陷入不可逆長期變暖過程,形成一個巨大的溫室。

 

640 (3).jpg

圖:地球溫度的變化與海平面之間的關系和發展軌迹

(來源:Trajectories ofthe Earth System in the Anthropocene)

 

地球目前處于相對溫暖的“間冰期”地質時代,環境和氣候都适宜生物生存,多樣化的生态系統可以吸收大量的碳,保證地球的溫度穩定在一個區間之内。這種狀态被稱為“穩定地球(Stabilized Earth)”。

 

然而随着人類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碳排放的總量已經将地球推到了臨界點,即
“行星阈值”。該阈值的定義是:工業化前地球平均溫度 + 2 ℃。一旦平均溫度突破阈值上限,諸如熱帶雨林和永久凍土等生态系統之于地球的功效将被逆轉,從“吸碳”變成“放碳”,比如凍土的過量融化會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

 

640 (4).jpg

圖:地球可能突破“行星阈值”,進入“溫室時代”

(來源:Trajectories ofthe Earth System in the Anthropocene)

 

這将導緻不可逆的溫度升高,因為地球的升溫狀态會不斷自我強化,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溫室時代”。到那時,即使人類想方設法控制碳排放,也難以穩定和控制氣候變化。

 

現在我們距離這一阈值,還有 0.5 - 1 ℃的空間。

 

#03 昂貴的生命和經濟成本

 

事實上,如果控制溫度這一目标沒能達到,還沒等地球“加熱自己”,人類就将承擔超過 20 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并且有 75% 的人口将生活在危及生命的高溫之下。

 

斯坦福大學科學家 Noah Diffenbaugh 在《自然》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沒能實現減排目标,緻使地球平均溫度升高了 1.5-2 ℃,那麼農作物的産量将會降低,災難性天氣出現的幾率将會急劇上升,自然資源的流失将會加快,保險賠償和應急資金将會成倍增長,人類被迫要創造和适應新的生活環境,比如更高的海平面和堤壩。

 

這一系列問題将會直接帶來超過 20 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如果溫度上升 3℃,它将再額外摧毀全球 GDP 總值的 5%。

 

除此以外,去年發布的《自然氣候變化報告》顯示,氣候變化(變暖)會對人體體溫調節能力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全球約有 30% 的人口,在每年中有 20 天暴露在危及生命的溫度下。到 2100 年,如果沒能顯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一百分比将增加至 75%。


640 (5).jpg

 

更糟糕的是,全球的政治和科教環境使得大部分人認識不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将其視為新的常态。鑒于已經排放的溫室氣體水平和未來不容樂觀的減排前景,地球快速變暖 2 ℃以上幾乎不可避免。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主任 Michael Mann 表示,“将高溫視為新常态就像是确認我們要達到這一狀态了。繼續燃燒化石燃料,并将碳污染物無節制地排放到大氣中,我們将繼續加熱地球表面。這将導緻更嚴重的幹旱、熱浪、風暴、洪水和野火。”

 

地球已經存在 45.5 億年了,經曆過無數次的地震、海嘯、火災和風暴,其地質結構和生态圈發生了無數次改變,它依然存在。

 

這說明地球可以承擔這些,但是人類呢?

 

文字删改來源: DeepTech深科技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