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ESG

CCER重啟倒計時|碳價創曆史新高,如何掘金碳市場?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3-08-22 19:17:24

字号

8月17日,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布公告稱,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系統即日起開通開戶功能,接受市場參與主體對登記賬戶和交易賬戶的開戶申請,交易功能開通時間另行通知。


1.png

 

北京綠色交易所表示,2017年3月14日前已經獲得備案的減排量(簡稱“舊有CCER”),仍在北京綠色交易所等九家交易機構繼續交易。如果有交易舊有CCER的需求,市場主體可繼續通過九家交易機構開立舊有系統的賬戶。

 

業内人士認為,新舊系統隔離,舊有CCER存量在老系統裡進行消化,而新系統服務于新管理辦法和新方法學下的CCER新量。這代表,“什麼時候有CCER新量,什麼時候就可以開通交易功能。”

 

CCER交易系統開通開戶功能,預示着CCER重啟進入了倒計時。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的清繳需求,增加了CCER交易市場(包括CCER簽發等)重啟的迫切性,也導緻碳排放配額(CEA)一路上漲。


碳價有史以來“最貴的”的一周

        

7月17日,生态環境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額清繳相關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說明:


2.png

 

組織有意願使用CCER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的重點排放單位抓緊開立賬戶,盡快完成CCER購買并申請抵銷,抵銷比例不超過對應年度應清繳配額量的5%。


在全國碳市場的第一個履約周期中,存量CCER發揮了重要作用。

 

生态環境部編制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報告》顯示,847家重點排放單位存在配額缺口,缺口總量為1.88億噸,累計使用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約3273萬噸用于配額清繳抵消。抵消機制為風電、光伏、林業碳彙等189個CCER項目的業主或相關經營主體帶來收益約9.8億元。

 

2023年為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期。根據生态環境部的規定,控排企業須在今年底前完成第二個履約周期的配額清繳。相比上一履約周期,要求的完成時限提前一個月,履約迫在眉睫。

 

根據測算,當下CCER存量僅為1000萬噸左右,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随履約期限逼近,預計CCER市場需求和價格均會上升。


3.jpg

 

複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2023年8月碳價指數顯示,市場履約使用CCER的買入價格指數為138.99,賣出價格指數為139.76,中間價格指數為139.39,均較上月有所上漲。

 

與此同時,碳配額成交價也在不斷上漲。

 

公開數據顯示,8月18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收盤價72.85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92%。過去一周的5個交易日中,碳價有4天穩穩站在70元/噸以上,并突破了曆史新高,最高達到73元/噸。

 

業内人士指出,履約在即,碳配額供給收緊需求上漲是導緻此次碳價走高的主要原因。與國外相比,國内的碳價目前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碳價格或仍将進一步提升,且長期碳價有望持續階梯式上行。

 

如何參與碳市場賺“第一桶金”

 

碳市場的全稱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碳約束時代,碳排放權具有一定的财産屬性,逐漸成為企業繼現金資産、實物資産和無形資産後又一新型資産類型——碳資産。

 

對投資機構來說,碳市場已然成為資本博弈的新領域,各類碳金融産品和工具不斷探索創新。

 

目前已有8家券商獲批碳交易牌照。券商可通過碳配額或CCER儲備交易、碳回購交易、碳互換交易、碳遠期交易等碳金融工具及多項服務,幫助重點控排行業和企業降本增效,進而實現低碳綠色轉型目标。

 

2021年7月,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交易中心設在上海,登記中心設在武漢。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已滿兩周年。

 

目前,全國碳市場僅納入電力行業,預計在完成電力、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航空八大行業覆蓋後,市場配額總量可能會從目前的45億噸擴容至70億到80億噸。


4.jpg

 

按照目前碳價水平,到2030年碳達峰時,全國碳市場累計交易額有望達到1000億元。按照5%計算,對應CCER的需求量将達到3.5億—4億噸/年。

 

企業或個人如何在碳市場獲取收益?企業可以做好自身低碳減排工作,并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出售多餘的碳配額;投資林業碳彙、可再生能源等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開發CCER獲取碳收益;還可以通過買賣碳排放權,賺取差價。


5.jpg

 

目前,個人投資者無法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僅可通過地方碳市場參與碳交易。地方碳市場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湖北、深圳、天津、重慶、福建,它們大部分都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個人投資者可以去對應碳市場查看相應對策,符合條件即可開戶。

 

對于個人投資者與企業而言,通過買賣碳排放權獲取收益時,注意關注這些指标:全球經濟、能源價格變化;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碳交易相關的行業背景;市場的供需關系;各大交易所每日的交易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碳市場是有“潮汐”現象的:大多數交易臨近交割期才進行碳配額買賣,75%的交易發生在履約前夕。這也意味着,非履約期碳價一般較低,履約前夕的碳價會有所上漲,但具體還是需要根據市場的供需關系來判斷買入和賣出的時機。

 

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還有一點需要關注,部分地方碳市場的活躍較低,需要謹慎投資僅限當地售賣的碳配額。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